2011, 30(08):1-3.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1
摘要:为实时、准确地评价和跟踪武器装备体系(system of system,SoS)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对武器装备体系建 设风险的风险因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并将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评价 划分为5 级层次,引入风险因子的概念,建立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风险评价模型,对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进行5 级模糊综合评价。该模型客观合理,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2011, 30(08):4-6.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2
摘要:为解决卫星型号多、遥控码表变化大、遥测参数仿真复杂和卫模平台接口多样化等问题,提出基于分层 体系结构的卫模仿真软件通用化设计。在对某型号卫星模拟器仿真软件研制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层体系 结构和接口标准化等方法实现通用化设计,并进一步指出实现通用化卫模仿真软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途径。结果表 明:该设计能实现卫模仿真软件的通用化,为研制通用卫星模拟器仿真软件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
2011, 30(08):7-9.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3
摘要:针对传统的浮动机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应用浮动技术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枪架。在2 种方案固有频率 分析的基础下,对2 种枪架的机枪固有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证明:新型枪架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枪的射击精度, 为我军现装备的机枪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1, 30(08):10-12.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4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的运筹方法难以实现舰载机弹药调度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舰载机弹药调度方法。 对弹药调度阶段和挂载阶段进行分析,建立弹药调度次序模型并采用评分制加以量化,调整了遗传算法算子使其适 应所建模型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调整后的遗传算法运行平稳,收敛速度快,得出的弹药调度次序有效协调了2 阶段保障工作,保证了各个停机位挂弹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挂弹效率。
2011, 30(08):13-14.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5
摘要:在保证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为充分挖掘某型飞行训练弹导引头的使用寿命,针对其导引头无失效数据 的情况,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采用无失效数据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该型训练弹部分可靠性参数,分析某型 飞行训练弹导引头的实际可靠性水平,求得了一定置信水平下导引头的挂飞可靠度下限。该研究可为优化该型训练 弹挂飞寿命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1, 30(08):15-17.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6
摘要:为提高干扰效率,对3 mm 波箔条、箔片混合干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箔条、箔片混合干扰对3 mm 波制 导武器干扰的可行性,阐述了箔条、箔片的空气动力特性、时域特性以及多普勒效应等特性,运用箔条云回波信号 的一般建模方法,对3 mm 箔条、箔片回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箔条箔片对3 mm 波干扰是 有效的。
2011, 30(08):18-21.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7
摘要:为深入认识当前我军试验装备维修费的供需矛盾,大力提高维修费的使用效益。利用价值链分析手段识 别试验装备维修活动过程,从一个广义的成本动因分析视角出发,系统分析宏观层次上环境因素对试验装备维修成 本的影响关系。该研究一定程度上能为揭示我军试验装备维修成本变化的客观规律提供有益帮助。
2011, 30(08):22-26.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8
摘要:针对复杂的作战网络,提出基于复杂理论的关键边度量方法。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作战体系结构进行网 络拓扑化,分析以边介数作为评估关键边的重要度指标的片面性,在充分考虑了边的2 个端点对其本身重要性影响 的情况下,提出评价度量网络关键边的新方法,构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流程,并针对作战网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 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指挥员的作战部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1, 30(08):27-30.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09
摘要:为克服传统机电系统仿真只侧重于机械或电气的缺点,对跨平台的机电系统联合仿真进行研究。在分析 遥控武器站机电联合仿真流程和遥控武器站伺服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软件ADAMS 和控制仿真软件 MATLAB/Simulink,建立遥控武器站的机械动力学模型和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并对遥控武器站伺服系统的控制动态 特性进行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动态特性与设计要求基本符合,能为物理样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2011, 30(08):31-34.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0
摘要:为解决弹药处废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定性指标的定量处理问题,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评估。对存 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风险等级,在一定程度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了系统的 安全水平。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1, 30(08):35-39.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1
摘要:为促进兵棋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兵棋实体数据规则建模进行研究。提出实体数据规则的相关概念,阐 述建模的基本要求,描述兵棋实体数据规则建模包括的内容,在理论上探讨实体数据规则建模的活动过程。该研究 可为兵棋数据的建立提供参考。
2011, 30(08):40-42.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2
摘要:从环境需求入手,剖析了环境保护与军工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环境保护地位的发展变化,提出不 同时期军工技术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军工技术发展必须自觉将环境保护作为基础目标进行设计,将全新的环保 理念融入技术开发的全过程,坚持走开放式、“辐射型”的发展道路,确保军工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此来推动军 事技术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11, 30(08):43-45.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3
摘要:为了对机载浮标搜潜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合理评估,建立机载浮标搜潜系统的搜潜效能评估模型。利用 WSEIAC 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量化搜潜效能指标,建立机载浮标搜潜系统搜潜效能方程。将浮标阵列作为子系统, 考虑其成活率问题,使模型更加贴合战术使用实际;将搜潜过程分为检查维修阶段和执行任务阶段,分别考虑其可 维修性,使模型更加贴合部队保障实际。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切实可行,为此类装备的研制、推广及作战使 用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
2011, 30(08):46-49.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4
摘要:针对企业用户登录不同应用系统时操作处理不便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统一认证、单点登录和信息集 成的企业信息门户的设计方法。经过企业信息门户的统一用户认证和SSO 登录后,通过基于用户映射的认证方式, 在不同登录方式的应用系统中实现了单点登录。并利用Ajax 技术、Web 动态语言技术实现了跨域和非跨域的信息集 成。在北方光电公司的系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实现多系统的单点登录和跨域信息集成与整合,大大提高操 作的方便性。
2011, 30(08):50-54.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5
摘要:在分析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级虚拟化主机的关键技术,介绍其实现原 理、机制以及在云计算、桌面交付方面的应用,并分析虚拟化技术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虚拟化技术能为企业用 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和易管理的IT 环境。
2011, 30(08):55-57.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6
摘要:为促进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发展,对基于物联网的作战指挥方式进行探讨。介绍物联网的概念 及特点,主要分析物联网对作战指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讨基于物联网新模式下网络化指挥方式、自适应指挥 方式和分布式指挥方式的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运用,可对作战指挥的研 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1, 30(08):58-60.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7
摘要:为了可靠高效地传递传感器数据,提出协同传感器数据分发的概念。给出数据分发网络模型,并对数据 分法中涉及到的数据类型进行分析。分析协同传感器量测数据的分类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协同传感器的数据分类 方法进行探讨,分别提出基于目标类型、作战任务和传感器类型的传感器数据分类方法,给出传感器数据分发流程。 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编队各平台之间信息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2011, 30(08):61-64.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8
摘要:针对目前健康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在详细介绍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技术的 应用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建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开放式体系结构,研究应用结构健康检测需要解决的几项关键 技术,展望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指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11, 30(08):65-68.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19
摘要:针对单一特征参数评价地磁图适配性不全面的问题,采用基于最大离差和最大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地 磁图适配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地磁标准差、地磁粗糙度、地磁相关系数、地磁信息熵4 个地磁图特征参数, 通过确定各参数的权重,求解出地磁图的综合评价值,并利用相关匹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地磁图的综 合评价值与匹配概率有良好的一致性,综合评价值越大,匹配概率越高,可将综合评价值作为地磁图适配性分析的 定量依据。
2011, 30(08):69-71.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0
摘要:针对利用地磁探测对弹丸滚转角解算时,采样数据产生偏置的问题,提出利用地磁探测弹丸滚转角的方 法。对原始数据的后续处理方法进行基准电压、模拟放大、椭圆修正和零点化进行研究。在设计地磁采集系统时, 对原始输出电压进行放大。ISL60007 为放大器AMP04 提供1.25 V 的参考电压,使得输出值有偏置。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得到理想的地磁数据,达到解算滚转角的目的。
2011, 30(08):72-75.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1
摘要:弧形轨旋转控制系统是旋转天平试验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模拟飞机在尾旋状态下的无因次旋转参 数。控制系统包括变频电机、变频器和监控系统等组成,经过通讯网络和变频器参数设置,系统实现了中央调度管 理计算机/监控计算机/现场触摸屏/变频器四地监控。经调试运行,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实时监控,工作可靠,运行稳 定,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试验表明,系统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旋转天平试验特殊要求。
2011, 30(08):76-77.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2
摘要:为提高立体阵中俯仰角的定向精度,对立体五元十字阵的基本定位算法进行了推导。以往文献中常用正 弦值来计算俯仰角大小,但这种方法不能同时反映2 个结构尺寸参数对俯仰角精度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在俯仰 角的计算上采用正切值。经过与传统平面五元十字阵的定向精度进行比较,发现用正切值来表示俯仰角,不但能更 加精确地描述影响俯仰角精度的各种因素,同时此法表示的俯仰角在精度上也较正弦值表示法高。立体五元十字阵 的定向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011, 30(08):78-80.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3
摘要:针对兆瓦级风电机组特性以及功率输出要求,详细分析变速变桨距控制原理,提出模糊智能变桨距控制 算法。对双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介绍,以1.5 MW 风力发电机为仿真对象,利用风力发电 领域的权威仿真软件GH Bladed 对模糊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在 高风速下,能使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功率附近。
2011, 30(08):81-84.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4
摘要:针对在上反射镜1/2 机械传动过程中存在机械谐振的问题,提出抑制或消除机械谐振的方法。通过分析 上反射镜稳定系统的控制结构模型,推导出其传递函数和动力学方程,结合上反射镜的实际结构,分析机械谐振产 生的机理,讨论结构机械谐振频率与上反射镜稳定伺服系统带宽关系,并以某型号坦克车长镜为例进行验证分析。 结果表明:整机系统没有出现失稳的现象,应在结构设计初期采取合理的设计及更先进的仿真,以抑制或消除机械 谐振。
2011, 30(08):85-91.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5
摘要:为尽量减少被软件设计过程传播的故障数,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fault-tree analysis,FTA)的软件设 计方法。以故障树分析为基础,从软件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出发,将其引入到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并以实例进行建 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精确度高,建模过程简单,适合于规模小的系统。在海上测控软件的 设计开发过程中应用该方法,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11, 30(08):92-96. DOI: 10.3969/j.issn.1006-1576.2011.08.026
摘要:为满足航天测控任务软件高密度多型号试验任务的需求,以及解决软件规模、复杂度提高引起的软件开 发问题,提出一种试验信息分析软件复用技术。将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过“类虚拟机”机制相结合,将配 置于数据库的独立的分析项、分析步骤、字段处理方法和信息帧处理方法同最终的软件构件相映射,实现了试验信 息分析软件的复用。实践证明:该软件复用技术有助于加快软件开发进度及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