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论文
- 最新录用
- 特色专栏 过刊浏览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1
Abstract:
针对指控装备军检验收行驶试验过程质量管控难、试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架构的指控装备行驶试验系统设计方案。使用网络获取装备的各种质量特征信息,通过云、无线信道、离线存储等方式实现采集信息的回传,对采集信息的处理和数据挖掘,实现行驶试验检验数据的复盘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有效提高军检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2
Abstract:
针对多无人机编队中存在的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拓扑下编队机动控制方法。以“多长机-僚机”模式建立编队控制架构,利用刚性图理论,建立各无人机之间的交互拓扑结构,确定了方位约束;结合一致性理论与方位刚性理论,提出一种能使僚机跟随长机以时变速度编队飞行的编队算法,实现编队的缩放和平移机动;通过将各无人机之间的方位约束从惯性坐标系旋转到由速度方向对齐形成的局部坐标系中,实现编队的旋转机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维平面与3维空间内,均能实现编队的平移机动,并在2维平面内,验证了编队的缩放与旋转机动,实现了队形的快速缩放与空间旋转。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3
Abstract:
为提高电力客服服务质量,提出一种电力智能客服问答系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提取和表示重要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结合BiLSTM网络和协同注意机制,提取语义信息并进一步表示为特征向量,解决长语句中前后词之间的依赖问题,获得问题对之间的相关特征表示;提出一种将余弦相似性和欧氏距离进行调和的相似性计算函数,实现问题对的高效匹配;以某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数据为例,对所提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最优,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0.96%和88.63%,为电力客服智能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4
Abstract:
针对目前P2P平台贷款组合中传统推荐算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组合贷款推荐模型。建立推荐组合预测评级和一致性目标函数,平衡推荐贷款组合的准确性和回报率;基于改进的多目标进化推荐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为解决决策变量空间维数过高问题,提出决策空间降维和改进的初始化策略,加快种群的收敛速度,提升算法搜索效率。将所提模型分别与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神经协同过滤(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NCF)、物质扩散(probabilistic spreading,ProbS)、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动态规划算法(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DPA)、混合多目标进化和物质扩散算法(MOEA-ProbS)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有所提升,平均准确率为0.104 7,平均利润系数为0.154 2,平均风险系数为0.002 3。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5
Abstract:
为更好地完成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工作,研究供电企业营销现场作业可视化数据采集方法。根据建立的可视化数据采录标准,设计可视化数据采录界面,并在采录界面采用模糊聚类法计算数据样本的隶属度,调整纠偏局部数据,区分数据源;将各系统中的共性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各设备数据一致率,判断所有可视化数据在各系统中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从而完成可视化数据采集。实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可视化数据采集结果能为台区线损波动异常问题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多设备数据一致率为100%,具有较好的数据采集质量。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6
Abstract:
为有效提升远海岛礁及周边海域防卫综合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质量屋(quality house technology,HOQ)的远海岛礁防卫地理信息保障需求分析方法。根据远海岛礁防卫的作战需求,利用HOQ技术定量分析远海岛礁防卫地理信息保障需求,建立作战需求与地理信息保障需求间的联系,实现保障需求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提升需求分析的精准度,并最终得出量化的地理信息保障需求度分析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各类作战行动对地理信息保障需求的分析提供借鉴。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7
Abstract:
针对目前电力交易时零售电价套餐种类繁多、形式复杂,用户很难找到最适合自己用电需求的电价套餐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电力套餐推荐模型。通过引入多属性效用理论来实现电价套餐场景下的用户综合效用模型。根据混合推荐算法给出最佳的电价套餐,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智能电网电力交易提供一定借鉴。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8
Abstract:
为实现人体运动姿态特征点的精准高效识别,提出基于相似性度量对人体运动姿态红外特征提取与识别的方法。采用模型约束方法和CNN识别训练法,采集人体运动关键特征点。通过光学标记点构建人体模型,在运动学与逆动力学约束下分类特征点。建立相似性度量回归模型,确定特征点对应关系,结合特征融合与空间聚类,实现人体运动姿态红外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重建完整度为98.03%,平均识别时间为1.305 s,识别成功率高达97.25%,说明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优势,可有效提升人体运动姿态识别的应用性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09
Abstract:
为满足动态场景中智能车辆实时规划安全避障轨迹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双贝塞尔曲线的智能车辆稳定避障轨迹规划方法。对传统贝塞尔曲线进行改进,建立加入中转状态的双贝塞尔曲线轨迹规划策略,通过最小纵向安全距离模型优化中转位置以保证避障安全。结合场景信息建立车辆动力学约束优化避障策略,保证避障过程稳定性,从而得到合理轨迹集合。基于安全性与稳定性设计评价函数,以从合理轨迹集合中获取综合性能最优避障轨迹。进行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智能车辆避障过程中始终与障碍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且车辆最大横摆角速度、横向加速度与侧倾角最大值分别为10.1 (°)/s,2.4 m/s2与0.91°,证明所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在多种工况下均能生成最优避障轨迹,能保证避障过程安全、平稳完成。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0
Abstract:
针对翼伞系统轨迹跟踪控制中强扰动、大时滞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切换策略的翼伞轨迹跟踪控制器。结合线性自抗扰控制抗扰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预测控制能有效克服系统时滞性、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好等优点,采用2维轨迹跟踪制导策略通过跟踪目标轨迹的航向角实现对翼伞轨迹的跟踪控制;在切换策略中,依据航向角偏差量设计双切换量的控制器切换规则,降低控制器间切换频率,提高双控制器切换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控制器相比,切换控制器对给定归航轨迹的跟踪具有更优的效果。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1
Abstract:
针对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SN)对机动目标的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交互式多模型量化无迹卡尔曼滤波(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quantization-bas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MM-QUKF)算法。为节省通信带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经过概率量化后发送给远程局部估计器;考虑量化机制引入的误差,设计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并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结合得到局部估计。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机动目标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2
Abstract:
为提高非均匀低光照环境下视频动态图像的清晰化水平,提出一种非均匀低光照环境下视频动态图像清晰化研究方法。构建视频动态图像光照变化尺度分解模型,依据光照初始变换参数敏感性,融合匹配视频动态图像噪点特征参数并分解离群参数。采用高阶相似度特征匹配法建空间一致化噪点过滤模型,依过滤结果清晰化视频动态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图像的信噪比达到了47.8 dB,图像结构相似性均值为0.980,均方误差仅为0.086,图像清晰化处理时间为5.21 s,证明该方法实用且能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化能力。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3
Abstract:
针对结构形式相对复杂、设计较为繁琐、调试困难等问题,研制一款C频段通信系统适用的正交模式耦合器(ortho-mode transducer,OMT)。借助正交波导间的隔离特性并通过选取合适的波导口径大小,提高5.4~5.7 GHz频带内的收发隔离度。制作原理样机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5.4~5.7 GHz频段内,直通端口的驻波比小于1.10,耦合端口的驻波比小于等于1.15,收发隔离度小于-57.5 dB,证明该设计有效且满足C频段天馈设备的要求。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4
Abstract:
针对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设备种类多、布线复杂、场地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将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建立施工现场3维模型,实现对变电站现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根据变电站建筑、设备特征,进行设备模型族划分,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不同模型簇的3D模型,由BIM制定合理的停送电施工方案、进行3维碰撞试验检测,实现对具体施工步骤的实时监测和进度安排。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5
Abstract: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体对芳纶和PE-UHMW的破坏模式,并研究不同的弹速对复合装甲毁伤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很好地模拟弹体侵彻陶瓷/芳纶/PE-UHMW复合装甲的过程;在弹速小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和背板最大变形值都随着弹速的增大而增大;当弹速大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增加的速率开始下降。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6
Abstract:
为降低系统成本并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提出偏远地区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应用多种元启发式算法,包括鹈鹕优化算法(pelic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POA),对偏远地区微电网系统中的光伏、风机、沼气发电机和蓄电池进行最佳配置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POA在实现优化目标方面优于其他算法,且在资源利用和成本最小化方面表现突出。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7
Abstract:
针对两栖作战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且系统理论研究较少,缺乏实战化训练的理论指导等问题,提出两栖作战中舰载无人机在实践中的理论探索。首先分析两栖作战特点、舰载无人机的研发进展及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两栖作战中舰载无人机的未来发展与应用趋势;最后以智能驱动、体系支撑以及人机协同的两栖作战作为核心力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两栖作战中舰载无人机作战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8
Abstract:
为解决摆臂式履带机器人在3维环境下实现自主摆臂控制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摆臂控制方法。将机器人的每个摆臂视为一个独立智能体,设计一套兼顾底盘稳定性和摆臂动作的奖励函数,采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训练各个摆臂运动;将所提方法部署在基于Isaac Sim搭建的3维仿真环境中,通过向每个智能体输入局部高程图和机器人状态,输出摆臂转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多种地形下的摆臂自主控制,在机器人自主越障方面相对于单智能体强化学习有显著提升。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19
Abstract:
针对目前荒漠环境下大范围金属破片收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款面向金属破片自主探测与回收的智能机器人。采用基于行为树(behavior tree,BT)的控制框架,提出多传感器融合的金属破片探测算法,对定位导航、目标识别和机械臂控制等基础功能进行封装,对机器人各模块进行集成并实机应用及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荒漠开阔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收集成功率与收集效率,且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故障率。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20
Abstract:
针对智能巡检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环境而导致巡检效率低下、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智能机器人巡检油气管道异常状态激光点云定位预警方法。设计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械摇臂、密封舱和框架结构模块。采用3维激光扫描仪收集管道数据,3维激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中激光雷达里程计与建图系统(lightweight and ground-optimized lidar odometry and mapping,LeGO-LOAM)算法进行改进,实现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评估管道状态并预警定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管道防腐层状况、裂缝和变形等异常,检测数量与实际一致,巡检率、预警率超99.8%,漏检率和虚警率低于0.3%,路径规划高效,整体巡检性能优异。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21
Abstract:
为提高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臂的轨迹跟踪精度,提出一种改进趋近律的机械臂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建立2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利用观测器估计外界干扰并加以补偿,对未观测到的干扰通过设计自适应率来估计补偿。根据传统滑模存在的高频抖振问题,引入非线性函数来改进趋近律,减小抖振的影响。样机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响应速度,从而提升带电作业的稳定性。
-
2025,44(02), DOI: 10.7690/bgzdh.2025.02.022
Abstract:
为提高城镇作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对智能四足仿生机器人在城镇作战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在分析智能四足仿生机器人发展现状和城镇作战运用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从战场侦察监视、进攻伴随掩护、定点打击清除、作战协同突防、遂行战斗保障等方面研究其典型的城镇运用样式,并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智能四足仿生机器人装备发展和在城镇环境下的作战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第44卷第02期
武器装备智能化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自动测量与控制
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基于多尺度自适应残差网络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研究
Abstract: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通过解码脑电信号(EEG)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在运动想象中也有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方法在处理EEG信号时往往面临特征提取不充分和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与自适应特征融合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多尺度自适应残差网络(Multi-Scale Adaptive Residual Network, MSARN)。该方法通过多层次卷积层提取EEG信号的局部特征,并结合自适应残差连接动态调整特征融合路径,以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为进一步优化特征提取过程,我们在模型中引入了多尺度卷积模块,能够同时捕捉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此外,批归一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训练效率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唯一公开的脑卒中患者的EEG数据集和我们自己采集的脑卒中患者的数据集上均取得了优异的分类性能,准确率最高达到76.75%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研究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BCI系统的性能,为神经康复与智能设备控制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未来研究将进一步优化模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
-
基于HFs-BN的军事洞库改造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Abstract:
军事洞库改造工程项目施工流程复杂、改造难度大、环境依赖性强、可借鉴参考经验匮乏,存在大量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工期延误、质量缺陷等连锁反应,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现有风险评估主观性强、关键风险因素提取合理性存疑,不利于项目的风险管控,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工作-风险分解结构耦合矩阵对洞库工程改造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出重点风险指标后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将指标体系转化为贝叶斯网络,引入犹豫模糊集理论计算项目风险概率,并利用GeNIe软件对项目进行诊断推理和敏感度分析,找出项目的关键致因节点和敏感节点;最后,通过C项目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其他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技术参考。
-
一种轻量化的分心驾驶检测方法
李 富, 顾晟昊, 徐 凯, 祁铭瑞, 魏科宇, 徐浩恩, 张可
Abstract:
为了应对分心驾驶检测中存在的模型复杂度高、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轻量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融合FasterNet架构、PConv模块、NAM注意力机制及Focal-EIoU损失函数,改进了YOLOv8模型,形成YOLOv8s-FPNE模型。针对分心驾驶检测的需求,优化后的模型显著减少了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能够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实验在公开数据集上展开,结合检测精度、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进一步对比了多种网络结构与注意力机制,验证了NAM注意力机制与C2f-Faster网络的优越性。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YOLOv8s-FPNE模型在降低设备资源消耗的情况下,仍具备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和实用性,展现了其在分心驾驶检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基于 SSA-ADRC 舰载小口径火炮随动控制研究
Abstract:
针对某型舰载小口径火炮随动系统存在的反应速度缓慢,超调现象明显和不确定扰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该方法将麻雀搜索算法与自抗扰控制算法相结合,利用麻雀搜索算法整定自抗扰算法中的参数,弥补自抗扰控制算法中参数难以整定,计算量大的弊病,提升系统性能。并依据舰载火炮随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MATLAB/Simulink 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提高了舰载火炮俯仰角度控制的控制精度,同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1
Abstract:
为提升坦克炮杀爆弹的作战能力,设计用于可编程引信杀爆弹的长管电底火。针对抗静电性能、通电安 全性、击发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进行结构设计,解决电底火漏烟密闭性、环电极的强度、发火件桥丝焊接质量及 发火可靠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保证长管电底火对杀爆弹装定击发电压的有效执行,满足火炮发射指令的 要求。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2
Abstract:
为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自动化装箱线数字孪生模型。按照物理装箱及其工艺流程、 虚拟装箱线3 维模型构建、孪生数据的顺序,对装箱线数字孪生所需要的具体模型,以及孪生数据采集位置和内容、 对物理装箱线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方式、数据向虚拟装箱线模型发送与解析等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并对数字孪生模型 在实际装箱线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总结分析。该方法能实现对实体装箱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 果对现有的装箱线进行修正与优化。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3
Abstract:
为帮助某型航空装备飞行员排除干扰快速精准地锁定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坐标变换的某型装备成像 画面预测方法。将其同仿真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功能相结合开发了一套预测系统,通过利用该套预测系统进行目标 成像画面预测,仿真输出结果可辅助飞行员排除干扰从而提升制导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填补了某型装备成像画面 预测方面的技术空白,具有实际意义与推广价值。
-
2024,43(05), DOI: 10.7690/bgzdh.2024.05.001
Abstract:
为提高2 m 量级高速风洞的试验效率和试验能力,对测量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采用更换信号调理器、 风洞驻室电源改造、信号电缆改进、软件的通用化改进等手段,构建规范的测压试验平台,分析测量系统的现状和 规范化改进。结果表明:对测量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为推动2 m 量级高速风洞试验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发展提供 了保障。
-
2024,43(05), DOI: 10.7690/bgzdh.2024.05.002
Abstract:
针对异构装备协同完成任务时需要统一规范的装备体系描述,基于装备体系的应用目的提出面向任务完 成的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的语义实现架构和方法。从装备体系“面向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出发,提出任务模型 作为装备体系语义描述范式及其框架与构成;提出一种任务模型描述框架的原型实现方法,包括任务模型原型本体 实现与动态控制机制,规范化描述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过程。兵棋推演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任务模型具备描述 框架的可行性。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1
Abstract:
为准确评估炮管内壁的清理情况,采用YOLOv5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机器视觉对清理后的155 mm 口径炮 管内壁的污渍进行实时检测。考虑到污渍主要分为油污与残留的铜渍2 种,在检测任务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别对 污渍进行种类识别、定位以及对污渍面积判定;利用图像像素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基于单目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 像,采用改进并训练后的YOLOv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识别工具对炮管内壁进行实时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该检测系统能较好地完成目标检测任务,对目标定位误差控制在5 cm 内,满足炮管内壁自动清理中的内壁污渍定位 要求。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2
Abstract:
针对动态武器目标分配(dynamic weapon target assignment,DWTA)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进化算法和局部 搜索算法的文化基因算法(memetic algorithm,MA)。以最大化目标毁伤为目标,建立考虑能力约束、策略约束、资 源约束、拦截可行性约束条件下的DWTA 模型;引入虚拟排列进行编码以满足拦截可行性要求,设计将排列转化为 实际分配方案的构造方法,给出算法运行过程中对随机事件的处理方法。通过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MA-GLS(memetic algorithm global local search)求解不同测试实例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MA 算法具有寻优速度快、 优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3
Abstract:
针对多管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存在变负载、强耦合和不确定性扰动等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型小波 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简化电流环节得到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嵌入自抗扰控制器中进行参数整定,利用分层调整学习速率的方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得 到WNN-ADRC,采用WNN-ADRC 控制火箭炮伺服系统,实现对非线性特性的精准估计和补偿。数值仿真结果表 明:相对于传统的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 能改善伺服系统的静态响应和动态性能,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 度高的优点。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4
Abstract:
针对传统军检技术存在质量监督方式落后的问题,就军事代表在产品设计阶段如何开展基于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的数字化军检业务进行分析。梳理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出物和相应的军检点,并对军检内容、军检方 式和军检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设计阶段开展基于MBD 的数字化军检技术,可提升军事代表对装备质 量的监督能力,适应基于MBD 的装备研制体系,是未来军检技术的发展方向。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5
Abstract:
为掌握PBT/A3 粘结剂体系对含铝炸药爆炸能量的影响特性,以PBT/A3 粘结剂体系为研究对象,复合 RDX 和Al 粉设计PBT/A3 基RDX 含铝炸药配方。测试炸药复合体系密度、爆速、爆热等性能,并与相同条件HTPB 基RDX 含铝炸药进行对比,探讨PBT/A3 粘结剂对炸药密度及爆炸本征能量爆速和爆热影响;开展PBT/A3 基含铝 炸药冲击波超压性能测试,对其近/远场冲击波能量释放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较于HTPB 基RDX 含铝炸药,PBT/A3 粘结剂对复合体系装药密度提升9.1%,爆速和爆热分别提升1.45%和11.47%,能量密度提升较 为明显;PBT/A3 基炸药近场超压当量为1.6 倍,远场超压当量为1.69 倍,PBT/A3 含能粘结剂体系的引入改善了复 合体系氧平衡,有利于Al 粉充分燃烧提高其远场能量释放。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6
Abstract: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现代战争的需求,以提高装备作战效能为目标,构建一种基于认知测试性设计(design for cognitive testability,DFCT)的装备保障大数据建设理念。注重“信息”在装备保障中的作用,认知测试性扩展传 统测试性内涵。为评估认知测试性设计的水平,提出以信息获取性能、故障诊断性能、预判决策性能为主的评价指 标体系,并阐述其具体含义。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为装备保障数据库的建立提供设计支撑。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1
Abstract:
针对反装甲导弹面临的复杂战场环境、多样化作战目标和复杂干扰环境,分析其抗干扰能力和关键技术 需求。分析反装甲导弹导引头面临的干扰威胁、抗干扰特点和不足,以科学高效提升反装甲导弹导引头抗干扰能力 为目标,给出相关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提升反装甲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提供参考。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2
Abstract:
为科学有效地评估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综合评 价法建立评估模型。根据AHP 确定方案评估指标体系,首层分为飞机基本性能、武器系统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综 合保障能力4 个主要影响因素,第2 层划分为12 个影响指标,并计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获得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的最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对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评估提供一种科学实用、 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3
Abstract:
为提高雷达侦察能力,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与水面舰艇协同运用该技术进行研究。 分析实际使用中,舰载雷达侦察设备作战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作战需求,提出区域补充侦察、定点增程 侦察和高威胁强化侦察3 种舰载无人机使用策略;讨论水面舰艇与无人机协同雷达侦察的关键技术。仿真结果表明: 协同作战能提高水面舰艇雷达侦察能力,对侦察具有积极意义。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4
Abstract:
针对当前装备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预测精度较低、数据不够全面、虚实交互不充分等问题,利用SWOT 方法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装备质量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 类战略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所有战略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构建战略强度坐标系,通过其重心所处的象限确定SO 机会型战略; 从5 方面对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当前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1
Abstract:
为直观地判断火炮身管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预测方法。根据靶场身管参数试验数 据分析火炮身管内径、药室长、弯曲度随射弹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火炮身管磨损量与 射弹数的关系式;对某型火炮身管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火炮身管寿命且算法简 单,便于推广使用,可为火炮射击、退役报废等提供重要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2
Abstract:
针对某航炮对最大炮口初速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提高最大炮口初速为优化设计目标,对弧厚和发射药药 量进行优化设计。选用具有操作简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强等优点的鲸鱼算法,将鲸鱼算法与该炮内弹道数学模 型相结合,对内弹道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效果较好,最大炮口初速得到了有效提升,所采用的鲸 鱼算法与内弹道相结合是可行的,为后续其他类型火炮内弹道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3
Abstract: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的需要,优化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探讨4D 打印技术在全寿命周期维 修保障中的应用。将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提前至论证决策阶段,并贯穿全寿命周期,分析4D 打印技术原理, 梳理维修保障的关键问题,以期拓展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思路。结果表明,4D 打印技术 为相关研制部门和一线作战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5
Abstract: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 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 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干扰信号的检波信号由低到高变化的时间差值,降低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缩短 了测试时间。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情况下,该改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1
Abstract:
为分析迟发火故障对于外能源自动机造成的危害,建立该自动机闭锁击发时的3 维模型。针对不同开闩 时机,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建立某自动机炮闩机构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采用显式时间积分方法仿真模拟击发 过程,分析自动机迟发火状态下主要部件的应力和失效情况,获得膛压作用下危险截面的应力变化和弹壳破坏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闭锁齿齿根处与接触面发生破坏,弹壳底部发生断裂,不同延迟时间下自动机损伤程度不同,迟发 火故障损伤分析与试验结果一致,可为迟发火保险机构设计提供依据。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2
Abstract:
针对链式回转弹仓的链式回转结构存在多边形效应比较突出的问题,设计一种立式弹丸回转机构的自动 弹仓。采用多个链节对应一个储弹筒的方式,减小输送链所用链节的节距,进而减小回转弹仓的多边形效应及动载 荷,提高弹丸传送的平稳性和准确性;在低速转动和高速转动2 种不同情况下,对立式弹丸回转弹仓传送一发弹丸 的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弹丸横向运动误差小,纵向跳动量小,满足运动平稳、传输可靠的要求。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3
Abstract:
为提升我国两栖攻击舰远程攻击能力,对国外舰机适配性进行分析。分析国外短距/垂直起降飞机 (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SVTOL)的技术现状,从舰船总体设计角度开展舰机适配性分析并提出关键技术, 结合美国、日本、意大利的大型两栖舰船具体分析舰载机上舰的改装工程。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国内相关领域科 研生产提供参考。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4
Abstract:
为满足作战实际需要,在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提出?算法和振荡值理论作为约束条件构建 数学模型,以建立多阵地、多方向突击水面舰艇行动中导弹间建立时间、空间上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计 算收敛速度快,能有效解决联合行动中导弹航路规划问题。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5
Abstract:
废旧弹药销毁对于消除爆炸事故隐患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建施工建设中发现的各种废旧弹药爆破销毁 安全需求,运用聚能装药对带壳装药的冲击引爆原理,设计一种小型聚能销毁装置。综合尺寸、威力和野外适应性 要求,优化确定销毁装置结构参数,并进行静穿甲和冲击引爆模拟弹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销毁装置冲击引爆 能力强,对常见废旧弹药引爆可靠性高,便于设置和使用,可为类似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1
Abstract:
针对当前在役考核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综合评估方法。构建在役 考核概念模型,阐述其基本内涵及评估指标;构建在役综合能力评价矩阵,利用直觉梯形模糊数将语言评价矩阵转 换为标准评估矩阵;利用AHP 与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采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装备在役综合能 力评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备在役考核综合能力评估应用中合理有效。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2
Abstract:
针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面临的网络空间威胁日益凸显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从近几年空袭案例来看, “网电攻击”比火力上的硬杀伤更容易突破地面防空体系,其作战隐蔽性更强;分析系统网络安全脆弱性和短板弱 项。结果表明,该分析对于地面防空体系应对网络空间威胁及开展应对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3
Abstract:
为改善扭转导引的动力学性能,提高无链供弹系统的稳定性,对某供输弹系统的刚性大角度扭转导引进 行分析与改进。通过分析扭转导引的结构及现有问题,改进扭转导引的固定轴线和扭转角随轴线的变化规律,并建 立扭转导引的3 维模型,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扭转导引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分析其在300 发/min 射频下 的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弹在改进后的扭转导引中的运动更稳定顺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1
Abstract:
针对坦克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校正后,对一些空中目标射击时射程较近而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一问题,利用真空中外弹道方程式,推导出高射机枪对空中目标射击时射击斜距离与枪目高低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上校正后在不同枪目高低角下射击时的斜距离,并以此分析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上校正后对空射击时的不足,提出一般情况下采取700 m距离校正及当主要射击敌直升机时采取800 m距离校正的观点。实弹射击结果表明:该校正距离能明显提高坦克高射机枪对空射击命中概率,充分发挥其对空射击效能。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2
Abstract:
针对相同速度下不同着角对于侵彻爆炸坑半径的影响,分析空地导弹着角与机场跑道毁伤弹坑半径之间的关系。对空地导弹侵彻段深度及爆炸坑半径进行预期,讨论着角对侵彻深度带来的影响,结合经验公式给出着角与爆炸坑之间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该分析能更好地体现单一影响因素在侵彻段对于毁伤效果的影响,为下一步作战筹划提供参考。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3
Abstract:
针对某型雷达控制机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维修任务较为繁重、测试手段落后、操作方法复杂、程序繁多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反向模块欧洲卡(versa module eurocard,VME)总线的某型雷达控制机测试系统。硬件部分基于VME总线集成主控计算机板等4类板卡实现信号模拟、数据采集、信息交换等功能,软件部分完成了自动测试、数据管理和故障分析等测试功能。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稳定地对某型装备各批次雷达控制机进行检测、调试和故障诊断,检测覆盖面广、操作简单,缩短了故障检测和装备维修时间,有效提高了应急抢修能力。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1
Abstract:
为满足操作手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及其搭载任务载荷操作的模拟训练需求,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模拟训练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由飞行模拟计算机系统、便携式操控终端模拟器和教官导控台构成,提出基于系留线缆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空气动力学、飞行场景、想定战场环境及场景目标等模拟仿真模型。从系统架构优化、通信链路协议、实装设备原位替代等方面进行设计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完整、安全性好,配置精简、灵活、方便,成本低,适用于野战训练。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2
Abstract:
针对自动装弹器功能需求层次模糊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装备的质量特性提出一种性能指标体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方法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通过ISM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得到层次递阶模型图及模糊重要度的层级顺序;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最关键的3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得出其重要度次序;结合ISM方法和AHP得到2个结果;得出自动装弹器关键性能指标重要度的次序及整体指标的层次结构。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为自动装弹器的研制、改进提出一种新思路。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3
Abstract:
针对小口径旋转导弹特点,提出地磁辅助MEMS惯组的组合导航算法设计方案。给出MEMS惯性器件和地磁传感器的误差数学模型,简述三轴地磁定姿解算原理,在设计的飞行轨迹上进行MEMS惯性导航仿真和MEMS惯组/地磁组合导航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地磁辅助的MEMS惯性导航的姿态角误差和位置误差减小明显,可以满足旋转导弹的使用要求。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4
Abstract:
为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有效射击,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目标标定,计算出较为准确的运动诸元,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从而计算出提前时间阻击点位置坐标和实有阻击点放的时间,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射击;结合实例有效地验证了最小二乘法计算运动诸元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提出运动目标射击软件设计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5
Abstract:
针对底火处理技术需求,通过研究底火工作原理以及报废底火处理方式,分析判断水下底火处理技术可行性,并结合柔性制造技术与水下底火处理技术应用特点,分析柔性技术在底火水下击发设备研制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方式。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可提出柔性水下底火击发设备研制方案。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6
Abstract:
针对基于集成产品研发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team,IPT)群的并行开发管理模式分析其在开发过程中怎样兼顾任务与费用。在对装备系统开发过程中,制定关联任务分解原则,建立任务分解模型,并将任务与费用资源在不同IPT间进行优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提高装备系统开发的效费比和管理水平。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7
Abstract:
针对车载雷达调平时,雷达调平误差和系统标定误差引起的雷达角度误差而影响车载雷达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误差修正算法。通过设计的转角接口盒装置测出的雷达调平引起的角度误差,实现了车载雷达方位标定误差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载雷达定位精度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8
Abstract:
针对防空兵配属电子防空力量后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需求,分析防空兵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问题。分析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的概念、内涵、特点,提出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的5条原则及原则运用要领。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防空兵开展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作战运用提供参考。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9
Abstract:
针对单一隶属度函数会发生隶属度突变问题,提出基于优化组合隶属函数的方法。利用各种隶属函数的评价信息,对多种单一隶属函数的评价信息进行优化组合;以某型火箭炮的作战效能评估需求作为研究背景,建立效能底层指标体系,并运用优化组合隶属函数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实现对火箭炮作战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23,42(08), DOI: 10.7690/bgzdh.2023.08.001
Abstract:
为实现遮蔽顶的精确标识及判定,对遮蔽顶标识和判定方法进行说明和对比分析。提出某型弹种的计算示例,证明利用最低测地射角判别和基于全层弹道高判定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给出2种方法的使用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对遮蔽顶判定的手工作业和软件设计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
2023,42(08), DOI: 10.7690/bgzdh.2023.08.002
Abstract:
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报废炮弹分解拆卸技术案例以及我军报废弹药分解拆卸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报废炮弹分解拆卸技术向多品种和小批量、深度拆解和精细化选分、柔性化和智能化以及机控本安化转变。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今后报废弹药分解拆卸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1
Abstract:
针对当前天基信息支援装备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等能力弱的现实问题,对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梳理装备在役考核数据分类与特点,分析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现状;结合当前试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及大数据技术对平台架构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平台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有助于提升试验鉴定部门在役考核数据管理应用能力,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不断推动装备建设发展。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2
Abstract:
针对装备质量评价工作涉及的因子赋权以及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时存在合理的“信息缺失”等问题,采用诱导有序加权证据推理(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evidential reasoning,IOWER)方法进行装备使用质量评价。分析多策略的合成赋权方法,介绍混合赋权策略,利用Matlab实现求解;分析不完全信息下基于证据推理的装备使用质量综合评价,并对某炮兵营装备的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IOWER方法有利于得出更准确的评价结论。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3
Abstract:
为应对现代战争智能化的新挑战、赢得空中作战优势,在空战模拟训练中进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应用研究。将空战中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作为切入点,阐述空战模拟训练中智能算法的优势及适用性;立足当前空战模拟训练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空战模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能对空战模拟训练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带来启发。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4
Abstract:
为提高某型火炮协调器在复杂运动工况下的控制精度,以协调器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滑模控制可使系统遵循所设计的滑模动态面状态轨迹,实现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增加自适应策略可防止系统因滑模切换增益过大而失效;在此基础上增加扰动观测器进行前馈补偿,能减小系统参数变化和未知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减少抖振,有效提高控制性能。联合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
2023,42(06), DOI: 10.7690/bgzdh.2023.06.001
Abstract:
为解决作战需要到装备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模糊、约束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作战任务结构建模与仿真。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为理论基础,结合体系架构建模工具,以某岛夺取与控制场景为例,构建作战体系结构模型,推演了作战要素及其之间的运行策略,并通过STK仿真进行演示与验证评估。结果表明:基于DoDAF的体系结构设计能够显性化地呈现作战体系的逻辑,更清晰地描述作战场景下的需求,为后续装备需求提供决策参考。
-
2023,42(06), DOI: 10.7690/bgzdh.2023.06.002
Abstract:
为对航母航空弹药保障能力进行优化,提升舰载机出动架次率及航母作战能力,将可拓学相关理论引入弹药保障优化的研究中。运用基元理论和分解、相关等可拓分析方法,对航母航空弹药转运作业的流程进行分析,逐个流程找出影响其转运作业时间的关键因素;用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策略生成方法及相容度函数,寻求航空弹药转运作业流程优化的有效途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新颖,思路独特,可靠性较高,实用性较强,可为我国航母弹药贮运系统的设计、优化及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
2023,42(05), DOI: 10.7690/bgzdh.2023.05.001
Abstract:
为提升天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作战人员对信息的使用效率,对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并构建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的服务框架。研究讨论服务信息形式化表达、信息匹配、信息分发和个性化推荐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
2023,42(05), DOI: 10.7690/bgzdh.2023.05.002
Abstract:
针对电击非致命武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目前急需构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的需求。对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进行层级分解,以装备结构为基础进一步明确装备技术需求,通过基于技术分解结构方法(technology breakdown structure,TBS)技术要素得到的装备技术体系方案,依据装备技术项目阶段划分与技术要素成熟度的关系,结合技术要素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描绘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1
Abstract:
为提高枪弹发射时的弹头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基于ISIGHT软件的弹头发射强度可靠性仿真方法。应用Python语言建立基于ABAQUS软件的枪弹弹头发射强度参数化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基于方差降低技术的Monte Carlo描述采样方法产生各影响因素随机量,通过ISIGHT软件集成ABAQUS软件,完成多组随机工况下弹头发射强度的参数化驱动循环仿真;结合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完成弹头发射强度的可靠性评估。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有效性,为枪弹弹头结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2
Abstract:
针对工程保障任务层级界定不明确、任务分解缺乏综合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基于能力的工程保障任务分析方法,对工程保障任务分解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多层级工程保障任务体系,给出了综合考虑任务粒度、关联度、任务均衡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以某破障行动为例,验证了任务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够为指挥人员准确理解上级意图、高效指挥工程保障行动提供支撑。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3
Abstract:
针对舰载火箭炮在发射过程中会受到风浪以及自身扰动的影响而导致射击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RBF神经网络滑模-模糊PID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来削弱滑模的抖振,在误差较小时提高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利用模糊规则对PID参数进行调整,在误差较大时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可使舰载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提高系统性能。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4
Abstract:
根据航空兵任务规划系统的功能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任务规划系统数据库的管理架构。利用元数据和面向对象建模等技术,设计一种任务规划系统数据库软件的功能模块和管理流程的建设方案。结果表明:该架构可满足航空兵任务规划系统对大数据存储和规划多机种作战方案的功能需求。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5
Abstract:
针对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技术军事应用的现状,介绍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军事应用进行分析。将关键词识别技术应用于军事场景中,介绍目前主流的几种关键词识别模型,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结果表明,该分析能为语音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军事装备提供参考。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6
Abstract:
为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一种雷达频综组件的测试系统。基于PXI总线进行设计,共有3类组件和1个电源模块,组件的驱动程序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实现了参数测量、数据采集、故障诊断等功能,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直观、便捷,测量误差小于2%、准确率大于99.2%、耗时缩短68.75%,能极大地提升能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满足雷达频综组合的测试需求。
-
2023,42(03), DOI: 10.7690/bgzdh.2023.03.001
Abstract:
为进一步推动效能评估的应用,对3 类主要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基于神经网络的效能评估方 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BP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评估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基 于小样本深度学习的效能评估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该方法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2023,42(03), DOI: 10.7690/bgzdh.2023.03.002
Abstract:
针对火炮射击时炮口压力大而导致的振动问题,设计4 种不同结构的膛口装置。通过将火药燃气引入装 置内进行膨胀再排出的方式降低装置周围的压力,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安装不同装置的膛口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 对比无装置时炮口周围压力的下降程度来判定各装置的效果,并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对不同装置的降压效果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与无装置时相比,安装膛口装置后炮口周围压力明显降低,对该装置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1
Abstract:
为满足不同任务环境下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评估高效快捷的要求,设计一种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分 析评估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硬件和性能评估软件组成,硬件负责采集存储目标探测数据、装备工作数据和ADS-B 数据以及区域大气环境数据等多源数据,软件负责多源数据管理以及时空统一、航迹内插、目标关联、误差分析等 数据融合处理。通过系统运行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实施简单,可完成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的客观 量化与分析评估。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2
Abstract:
为改善单兵装备人机工效领域知识共享困难、利用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一致性检验”与“语料评 价”的骨架法应用策略。构建单兵装备人机工效领域知识本体,对本体网络进行质量评估与优化;搭建基于“半指 针-半标注”抽取思路的联合抽取模型,进行领域知识文本中重叠三元组的自动化信息抽取,F1-score 达到0.82;基 于Neo4j 构建单兵装备人机工效知识图谱,对图谱的应用方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以主客观评价结合的骨架法应 用策略能够提高知识本体构建效率,达到较好的语料数据覆盖效果;单兵装备人机工效知识图谱能为领域知识的共 享与重用提供数据支撑与技术手段。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3
Abstract:
针对某型自行加榴炮操作训练弹使用时出现的高角掉弹问题,提出改进后的一种新型操作训练弹设计方 案。从可能导致卡弹力降低、产生输弹阻力等因素对比进行卡弹可靠性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采用分体式弹体 设计、增加滑块锁紧机构、改变导带材料等措施,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操作训练弹操 作更加方便简单,退弹效率和操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1
Abstract:
针对舰炮对海远程虚拟校射时因弹着水柱超出跟踪雷达的作用距离而导致无法进行虚拟校射的问题,提 出一种基于固定虚拟点的对海远程虚拟校射方法。确定发射舰位和虚拟点的经纬度坐标;测量弹着水柱位置、计算 水柱的经纬度坐标;计算弹着水柱相对虚拟点的偏差量。仿真结果表明:按所建模型先对虚拟点试射,再对海上远 距离目标射击,射击精度提高明显。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2
Abstract:
为加快我军“真实-虚拟-构造”(live-virtual-constructive, LVC)训练体系建设,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用以 总结美军LVC 训练体系建设发展经验,并深入分析LVC 训练综合环境构建、关键技术及我军LVC 训练体系建设面 临的挑战。结果表明:LVC 训练是引领当前军事训练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实战化能力的关键举措,我军应借 鉴美军先进经验,加快推进LVC 训练体系建设。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3
Abstract:
针对空中加油因场景光照变化、环境遮挡等情况造成的锥套目标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 种基于级联式Snappy-CenterNet 深度网络的锥套目标检测算法。在CenterNet 网络的基础上,以HourglassNet 为主 干网络,改进其bottleneck 结构并引入中心池化的方法,对整体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级联式的网络提升整体 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在多种复杂场景下对锥套目标的可靠检测,检测结果的精确率与召回率均 可达99%,位置精度与区域精度分别可达99%与96%,更新率可达33.68 Hz,满足空中加油近距视觉导航阶段对于 锥套识别的指标要求。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4
Abstract:
为研究立姿无依托抵肩射击最优的枪托结构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射击精度的仿真与实验对比分 析方案。在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以枪托抵肩面倾斜角度、枪托刚度为设计优化变量,通过协同仿真获取膛 口跳角、内弹道随机散布对比曲线;将立靶散布R50 的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小于 15%。结果表明:采取6°软枪托时,射弹散布有明显的优化,该方案对优化人枪系统中枪械结构和人机工效设计具 有指导作用。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1
Abstract:
为提高我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对国外推进先进军工制造技术的战略举措进行研究。针对 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梳理分析欧美等军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形势下,积极推进先进 制造业、提升军工制造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及相关案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一 定的参考和借鉴。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2
Abstract:
针对坦克快速运动过程中火炮控制系统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结合自适应控制智能优化自身参数的特点和鲁棒控制的稳定性特点,通过设计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定扰动项扰动观 测器加入到控制策略中,从而精确补偿扰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提升炮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 定性,有效提高坦克行进间的射击精度。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3
Abstract:
为解决复杂战场态势下影响舰载机对陆打击作战效能因素多、情况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 神经 网络学习算法的舰载机对陆打击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结合舰载机性能及战场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舰载机对陆 打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Matlab 工具进行动态评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能达到98.5%,验 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舰载机在战术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4
Abstract:
为解决火炮火控系统混合编写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程序所带来的显示系统设计复杂、开发难度大、维护 性差等问题,对显控终端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user application,UA)的设计进行分离,重点进行UA 的设计研究。 对火控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复杂界面进行分析,对多定义文件(definition file,DF)文件和多UA 进行分析和设计,给 出UA 设计流程。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实现UA 与座舱显示系统(cockpit display system,CDS)的动态交互, 达到火控系统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的分离。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5
Abstract:
为实现透过玻璃精准狙击,采用经验法对弹丸穿透玻璃后的弹道偏斜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弹道偏差量 获取方法,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偏斜率、偏斜角计算公式,制定出使用狙击步枪透过玻璃射击弹道修正方法。结果 表明,该方法为巷战和反恐作战一枪毙敌、解救人质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1
Abstract:
针对传统导弹装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导弹武器装备系统管理需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某型导弹装备信息 化管理系统。根据导弹装备管理规定和装备管理业务流程,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对导弹装备信息化管理体系框架和 功能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某型导弹装备信息化集成管理,为提升装备精确 化管理与保障能力,提高导弹装备运用水平奠定基础。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2
Abstract:
针对现有末敏弹射击效能评估存在的不足,基于打击面目标,建立以毁伤目标数及弹药消耗量作为射击 效能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示例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末敏弹射击效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用于指控系 统、火控系统中使用末敏弹时的射击效能评估,满足指挥员弹药量化的决策需求,对新型弹药作战水平的提高具有 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3
Abstract:
针对指控系统遭到敌方实施的恶意干扰和系统内部产生互扰等问题,以炮兵指控系统为例,深入研究分 析指控系统中不同电磁干扰的特征和产生机理,进而针对不同类型干扰分析其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分析 能为解决指控系统效能的电磁干扰提供一定的参考。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4
Abstract:
针对机场跑道超载运行的问题,对超载飞机的运行架次进行规划。对飞机荷载、道面承载能力和飞机运 行架次进行分析,依据超载使用准则构建机场跑道超载使用的整数规划模型并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规划可 解决多种机型在超载运行时的架次管理问题,保证跑道资源的合理使用。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1
Abstract:
针对舰面多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4-tiny 的舰面多目标检测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引 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通过混合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来关注舰面目标和 抑制背景特征,提高网络的抗背景干扰能力;针对目标尺度变化加入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spatial pyramid pooling, SPP)以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提高对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使用Mish 激活函数替代Leaky ReLU 激活函数以获 得更好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5 类舰面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为92.22%,接近YOLOv4 算法的96.48%,而检测 速度(frames per second,FPS)达到了42.5 帧/s,远高于YOLOv4 的18 帧/s;该算法能较好地平衡准确率和速度的关 系,可以对舰面目标进行实时检测。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2
Abstract:
针对穿甲弹侵彻时的性能问题,给出一种简易被帽设计方法。描述低速穿甲跳弹的基本因素,阐述简易 被帽结构的设计原理,介绍对倾斜穿甲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设置预分离截面大小,从而增大倾斜穿甲角度。采用 数值分析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倾斜穿甲时弹丸跳弹和保护弹体主体侵彻结构在碰击目标 时不破碎,提升了弹丸约10%的穿甲能力。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3
Abstract: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 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 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 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火工品工作可靠性,节省研制成本, 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4
Abstract:
为推动军用动力外骨骼实战应用,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军用动力外骨骼项目进行分析综述。介绍人机耦 合、主动控制、机器驱动、能量供给以及新型材料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功能和应用现状,结合军事需求对未来可能利 于外骨骼系统发展的新型技术加以展望,根据实战需要阐述军用动力外骨骼3 种战场运用方式,展望其未来发展方 向。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我国军用动力外骨骼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5
Abstract:
为提高水域垃圾清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设计一种集清理水面及水底垃圾于一体的多功能 水中机器人。该机器人装有能够控制开关舱门的垃圾收集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垃圾;搭配的五轴机械臂可完成水面 下垃圾的定点清理;设计有能够在纵轴和周轴方向转动的矢量推进器;并配备有传统锂电池系统和新型铝-水电池系 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水中的姿态更加平稳,可在不同水域下工作。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6
Abstract:
为解决小型水下机器人编队系统协调周期长、碰撞事故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领航者- 跟随编队形成方法。利用水下球形机器人平台的双目视觉系统通过点匹配算法实现机器人的3 维相对定位,将视觉 系统解算的控制量作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的输入量,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设置安全阈值以实现机器人的水下防碰撞 编队,开展2 个球形机器人的编队实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有效性。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7
Abstract:
为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装备作战效能,对其进行分析。根据某型 UUV 装备的特点,结合ADC 和AHP 建立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矩阵模型,并开展UUV 装备作战效能定量评 估。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作为评估UUV 装备作战效能的参考,也可为后续UUV 装备建设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