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1
摘要:摘要:针对弹上核心部件高集成度、高性能、低成本的需求,采用综合处理集成设计理念,设计一款新型弹上飞控制导组合平台。集成多个弹上部件功能,简化系统构架,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控制精度高,满足导弹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2
摘要:系统可用度是航母阻拦装置系统战备完好性的重要度量指标,提出一种航母阻拦装置系统可用度评估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在系统维度构建可靠性框图,在部件维度构建可修部件可用度与备件之间的马尔可夫状态转移过程,并利用等价子模型计算部件可用度,建立系统的可用度评估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3
摘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态势过滤规则依赖优先级规避冲突以及国产硬件单核心主频低、核心数量多等问题,提出自动规避冲突准则,构建电磁专项态势过滤算法。选择正交平等的电磁信息描述参数作为过滤属性,实现过滤规则匹配阶段零检测冲突、自动规避冲突。实验结果表明:能避免依赖优先级规避规则冲突,提升并行执行效率,对电磁侦察态势实现实时精细化过滤显示,辅助操作人员查看重点关注目标活动情况,可应用于工程项目。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4
摘要:针对海量状态监测数据时存在采集频率要求高、采集系统负荷大、监测数据冗余等问题,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低维投影,突破Shannon-Nyquist采样定理的限制,极大缓解装备大数据造成的信息过载问题。围绕PHM 5层架构,分别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概念、以及在信号修复与降噪、故障诊断、退化状态识别中的应用几个角度,对已有成果进行总结,指明现有研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该研究可为压缩感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5
摘要:摘要:针对DAP-4摩擦感度较高的特点,采用非水溶剂的原位包覆方法,以微晶蜡(microcrystalline wax,MW)为包覆层,制备DAP-4/MW复合物。对DAP-4包覆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DAP-4/MW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并对其感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W可很好地包覆在DAP-4表面;MW的原位包覆使DAP-4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前,当MW含量从1%增加到5%时,DAP-4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温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活化能(nergy of activation,Ea)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少量加入MW可降低DAP-4的Ea;当MW原位包覆含量为5%时,样品DAP-4/MW 5%的摩擦感度(20%)和撞击感度(0)较DAP-4的摩感(100%)撞感(15%)显著降低,微晶蜡的原位包覆可有效提升DAP-4的安全性。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6
摘要:为解决展示墙照明效果不佳导致观看者视觉体验感下降的问题,设计基于视觉舒适度的展示墙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对展示墙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POS优化模糊自适应PID算法、PSO算法优化参数PID初始值等进行论述,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简单,功能全面,能更好展示展示墙中内容,大幅提升观看者的视觉体验感。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7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永磁同步电机在节能地铁上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模糊PID的节能型地铁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方法。通过在PID控制器之前添加模糊控制器的方式,构建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模糊PID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量为转速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并将其模糊、推理、清晰处理后输出速度调节参数,完成转速控制。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扭矩突变情况下,该方法控制的转速变化更加平滑,扭矩输出更加平缓,电流波形变化稳定;转速跳变及突降情况下,可在最短时间内使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达到平稳状态,且不产生超调现象,转速控制精准度较高。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8
摘要:针对当前反间歇性窃电行为监测方法准确性差用户用电数据识别平均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反间歇性窃电行为监测方法。构建基础窃电分析模型;使用中值滤波器剔除采集到的无用数据,完成用电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应用神经网络逆传播算法优化窃电行为监测神经网络模型,并设定间歇性窃电行为识别函数,实现对间歇性窃电行为的监测;构建实验环节,通过F1值与平均精度2种指标分析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能提高反间歇性窃电行为监测准确性。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09
摘要:针对电力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存在安全风险识别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融合前端智能感知技术的电力基建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系统。硬件方面,进行了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和无人机飞行器设计;软件方面,依托于前端智能感知原理,建立一个前端异构现场施工数据智能感知模块,通过无人机搭载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高效采集电力基建现场的各种信息。在差分计算法的作用下提取异常感知数据,再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异常修复。充分考虑电力基建现场各种风险因素,确定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与模糊聚类最大树算法相结合,识别出施工安全风险级别。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风险识别时间平均值为6.57 min,为现场施工安全风险防范争取了更多时间。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0
摘要:为解决多源异构电网数据整合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应用决策粗糙集的数据整合模型。通过纵向融合、横向融合2个环节,完成多源异构电网数据的融合处理,再应用并行化正向最大匹配去冗算法,删除融合数据中存在的重复冗余信息;依托决策粗糙集对电网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去除具有干扰作用的噪声条件属性,再从约简决策表内提取模糊分类规则,实现电网数据的分类整合管理;创建基于数据关联度的整合数据修复方案,完成数据整 合模型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模型对43 700条多源异构电网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所需的数据整合时间为5.9 s,符合实时性要求。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1
摘要:为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异构数据互联,保证招投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基于物联网基础下的机器到机器通道(machine to machine,M2M)和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技术,开发一款采用异构数据库的智能一体化评标系统。系统基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3层架构体系,通过异构的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系统和智慧化管控系统分别完成投标处理操作和人、物、料的全流程监控。采用ODBC技术来实现异构数据库的互联,利用M2M技术提供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接口,进行关联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的加工、处理和转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一体化评标平台能实现对招投标程序中的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以及对评标工作的全流程监督。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2
摘要:传统的模糊增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处理后动画图像的清晰度不佳问题,为此,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动画图像细节模糊增强方法优化。首先,获取动画图像细节特征,构建动画图像数学模型;其次,利用先验图谱知识代替动画图像中的暗原色,实现动画图像细节颜色衰减处理;然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动画图像模糊边缘信息分割;采用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先验方法,完成动画图像细节模糊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动画图像的清晰度,且动画图像细节模糊增强处理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3
摘要:为实现对低计数、多种类的复杂放射性核素的准确识别,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搭建针对低计数、多种类放射性核素识别模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创建由241Am、133Ba、57Co、60Co、137Cs、152Eu以及40K组成的单源、两源以及三源共63种不同种类放射性核素能谱数据库。利用仿真训练集和仿真验证集样本完成CNN训练及超参数优化,利用测试集样本验证模型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低计数、多种类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4
摘要:为解决连续双拍卖区块链成本高、速度慢和缺乏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基于联盟区块链和连续双拍卖的微电网直接交易隐私保护方案。参与电力交易的用户在监管中心注册,从而获得交易匹配的匿名和匿名交易证书;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连续双拍卖机制进行匹配后,消费者确认生产者发送的账户和电费的真实性,并创建交易记录;电力生产商向本地聚合器发送电费和交易记录并进行加密,将其打包成块向每个聚合器节点广播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能量消耗,为电力交易智能化、安全化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5
摘要:针对监测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运行数据存在冗余问题,致使存储数据延迟时间长,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运行监测数据存储方法,通过存储数据身份验证维护存储数据安全。数据层运用数据采集平台获取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运行监测数据,采用变更数据捕获(change data capture,CDC)算法消除采集数据冗余,并通过发送终端将消冗后数据传输至分布式存储层;分布式存储层的区块链按时间戳的顺序确定数据区块的存储顺序,通过身份注册验证待上传的数据身份;分布式存储数据库采用HBase技术对通过身份验证数据进行多维排序映射存储;通过应用层客户端展示存储结果并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数据消冗效果较好,可实现电动机运行监测数据存储,且存储数据延迟时间短,上传数据时的身份注册开销比较稳定,可保障存储数据安全。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6
摘要:针对目前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多集中于算法的改进,存在规划结果3维直观显示不足的问题,创建一个基于Matlab软件的无人机3维航迹规划仿真平台。利用Matlab软件自带的App designer功能完成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建立基于地形威胁的地图模型,使用多种目前市面常见的群智能算法,直观比较各种群智能算法之间的区别,并根据需求添加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设计平台能实现包含多种群智能算法的3维航迹规划,用于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直观反映出新型算法的优势。平台的实际操作结果表明,该平台具备对航迹规划算法结果的3维直观显示能力。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7
摘要: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对机体造成的动力冲击效应,采用分块混合网格模型并结合3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与动网格方法,开展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起始过程的燃气射流冲击流场的计算,并对比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与近机翼翼梢发射工况下载机使用外挂导轨式结构受流场冲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个工况的起始冲击波流场发展过程相似,超压分布均为单峰函数,但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下机身处的超压正压峰值与负压峰值明显更大;近机翼翼梢发射载弹对发射架在各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冲击载荷相对于近机身蒙皮发射载弹的变化率较大,燃气起始冲击波对壁面的超压载荷及各向冲击力与发射方案、发射载弹附近直升机迎气面积、载弹距机身蒙皮距离、载弹距机翼翼梢距离有很大相关性。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8
摘要:针对超声速进气道结构损伤会对其内外流场和性能参数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喉道穿孔和尖锥折断2种损伤类型对超声速进气道的影响,分别计算3种模型在0和4°攻角时的工况。2种损伤均会使阻力系数增大,0攻角时,喉道损伤对流场影响较大,尖锥折断损伤影响则较小;4°攻角时,损伤后流场变化较小。但2种损伤模型内部马赫数、压力以及出口截面总压恢复系数分布均与无损模型不同。尖锥折断损伤模型对称面上的沿程压力分布与无损模型相近,而喉道穿孔损伤与无损模型差异较大。结果表明,该计算可为导弹毁伤后性能降级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19
摘要: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类指标权重整体较高,食堂建设类指标权重整体较低,符合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实际,将以往评估模糊性有效转变成量化分析,能够为部队制定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20
摘要:针对无人机集群中交互机制和运动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协同一致的分布式无人机集群方法。无人机采用区域化固定邻居数目(regionalized fixed number of neighbors,RFNN)交互机制,仅与周围少量无人机进行信息交互,使邻居信息得以高效利用,有效避免冗余信息带来的通信资源浪费。根据无人机与其邻居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速度约束关系设计速度协同量作为自身期望速度,解决集群运动中的无人机控制问题,且提高无人机群同步收敛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仅通过局部交互作用实时协调无人机之间的速度,实现集群有序运动和集群速度跟踪。
2025, 44(01). DOI: 10.7690/bgzdh.2025.01.021
摘要:针对UAV航迹规划过程中空间域的航迹协调和时间域的协同避撞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目标多约束的无人机航迹规划优化算法。通过分析人工势场法在路径规划中的缺陷,对斥力势场函数进行改进并融入了虚拟障碍物法。以改进人工势场法作为实现算法,对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下的UAV航迹规划展开研究和仿真实现。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循环体结构和算法提高航迹合理性和航迹真实性,算法效率和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