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所有限公司科研大楼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
  • 四川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 数据库收录证书
  • 中国开放阅读科技期刊目录
    全选
    显示方式: |
    2025年第44卷第03期
      武器装备智能化
    • 刘 学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1

      Abstract:

      针对联合火力打击作战筹划的核心内容,对联合火力打击武器—目标分配(weapon-target assignment,WTA)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武器平台的毁伤能力、数量以及目标的特性等约束性因素,以最大化打击预期价值收益和最小化打击成本费用为优化目标,建立武器—目标分配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采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SO)算法进行求解,得到较为理想的联合火力打击武器—目标分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构建更合理的武器—目标分配优化模型及设计更高效的智能算法提供参考。

    • 李有为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2

      Abstract:

      针对车载武器行进间射击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车载武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在滑模控制的基础上融合模糊控制,采用模糊规则对控制器中的切换增益进行实时调节,利用切换增益消除系统受到的扰动,削弱系统抖振;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的时变项进行自适应估计,以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对扰动不敏感,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位置精度、削弱抖振,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齐根华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3

      Abstract:

      为提高警戒雷达操作手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提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对警戒雷达工作舱录取终端界面进行无意识认知的评估方案。通过对眼动轨迹等进行跟踪,分析操作手的注意力分配情况,以某装备录取终端人机界面为研究对象,对人机界面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人机界面的再设计提供思路。

    •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杨 阳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4

      Abstract:

      针对如何在卫星应用领域有效进行任务规划的问题,构建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免疫遗传算法(hybri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HIGA)对模型进行求解。设计符合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特点的编解码策略,引入自适应机制,禁忌搜索思想,定义基于抗体浓度和适应度的选择策略以及新的疫苗接种操作。通过仿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解决多类型卫星任务规划问题,有效改善免疫遗传算法易早熟收敛和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与对比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取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规划结果,且进行大规模的任务规划时仍可取得较优的规划结果。

    • 梁哲辉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5

      Abstract:

      针对目前窃电检测模型需要大量样本、训练过程复杂、检测性能有待提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矩阵重构的检测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用于分析相邻数据样本之间差异的分布特征;利用欧几里德距离和数据分布特性用来检测不同耗电模式之间的差异;引入局部异常值得分,从而确定窃电样本。对某电力公司提供的住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 3,具有相对稳定的检测阈值和更强的鲁棒性,对配电网窃电检测评估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 李 雄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6

      Abstract:

      针对目前电力需求响应分析中存在缺乏对不同环境和激励信号下用户响应行为的分析和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用户用电行为数据挖掘方法。通过构建并分析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体系结构,且基于现有的用户响应成本抽象公式,建立用户响应灵活度模型;同时提出一种双层长短时记忆网络识别用户响应行为模型,将所提模型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异,准确率为94.83%,F1分数为95.45%,品质因数为39.42%,可对电力安全运行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 李 金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7

      Abstract: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分析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实现边缘节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资源的良好适配效果。

    • 自动测量与控制
    • 邵德立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8

      Abstract: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轴系及艉部结构状态所引起的异常工况,设计一套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综合显控设备。通过接线盒将轴系及艉部传感器组与综合显控设备进行电气连接,实现对轴系及艉部结构振动各信号的监测和存储功能,同时能实时显示轴系运行状态,提示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并反馈日志用于指导调试工作。结果表明:该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对于综合显控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丁豪坚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09

      Abstract:

      针对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具有指标复杂、结果模糊的特点,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方法。根据轮式装备的使命任务和结构特点,构建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entropy weight,EW)组合赋权,建立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综合云模型。对某型装备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体现评价过程的随机性和评价结果的模糊性,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为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试验提供了新方法。

    • 李思滢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0

      Abstract:

      为保障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与环境友好性,提出一种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利用混合蛙跳算法在多目标求解问题方面的优势,以城市土地新开发与已开发用地距离最小、城市土地单元用地间环境因素不兼容性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将城市用地栅格作为操作基本单元,引入首尾排除分组、智能学习与变异算子等改进混合蛙跳算法,获取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城市土地进行优化配置后,环境兼容性几乎全在0.5以上,并且大部分接近1。可较好地实现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效率较高,优化配置后土地资源的节约性与环境兼容性也较好。

    • 朱 智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1

      Abstract:

      针对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在配电网节点数目较多的情况下进行故障定位时,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狼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通过引入天牛须算法和改进灰狼算法(beetle grey wolf optimizer,BGWO),提高灰狼算法的性能,并以33节点的配电网为仿真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定位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中的故障区段时具有高可靠性与高容错性。

    • 系统建模与仿真
    • 王海涛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2

      Abstract:

      为提升机场消防保障能力,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机场消防保障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方法。根据物理机场的实际保障要素,建立机场主要消防装备设备3维模型、气象模型、地理环境模型和火场模型;通过消防装备作业特点构建装备运动学仿真模型,实现对机场消防保障的数字孪生体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构建机场消防保障的数字孪生系统奠定基础。

    • 杨文俊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3

      Abstract:

      针对装备采购合同履行风险评估过程受主观因素影响,未能有效挖掘风险间与结果间的内在关联机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Apriori-RMM的风险评估方法。收集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相关的历史数据形成合同风险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数据库中合同风险因素关联规则,依据关联规则构建贝叶斯网络结构,实现合同风险因素关系的可视化,并依此开展风险分析及问题预防;根据风险值计算方法,对单个因素风险进行排序,对合同整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徐永会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4

      Abstract:

      针对目标毁伤评估是指挥员实施科学决策、正确指挥的重要依据,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EM算法的图像变化检测算法。通过检测目标打击前后的图像变化率,评估判断目标毁伤情况;同时考虑图像的灰度和纹理特性,构建差分融合图像,针对差分融合图像的变化像元和非变化像元,构建高斯混合模型,采用EM算法计算模型参数;用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对差分融合图像进行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目标毁伤评估实用性强。

    • 李 庚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5

      Abstract:

      为给舵机延迟相位补偿提供准确参数,提出一种应用于滚转弹舵机延迟时间实时解算方法。在弹上计算机硬件增加A/D转换模块实现舵反馈信号采集,根据滚转弹控制指令和舵偏角周期性过零的特性,计算出控制指令和舵偏角过零时刻,根据其过零时间差解算出舵机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在弹上计算机软件中增加舵机延迟时间解算模块,通过线性插值、滑动平均滤波等方法提高延迟时间解算精度,以满足旋转弹制导控制使用要求。

    • 弹药智能制造技术
    • 娄 鹏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6

      Abstract:

      针对弹药装配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和装配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弹药装配序列规划生成方法。在定义装配序列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装配规划的适应度函数,提出包含精英种群的基于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装配序列规划算法。基于UG/NX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和开发MBD的装配序列规划系统。以某引信子装配体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且稳定。

    • 尚凤琴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7

      Abstract:

      针对制备含铝炸药的混合工序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提出采用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HAZOP)评价方法。结合混合工序中的工艺装置,系统表达HAZOP实际工作过程与使用的方法,并评估不同偏差引起的后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其他同类型含铝粉的混合工序提供参考。

    • 刘立稳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8

      Abstract:

      针对单一模式引信的高炮弹药对目标的毁歼概率较低的问题,采用2种以上不同作用原理(或作用方式)的复合引信。阐述引信的概念和作用、分析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射环境、介绍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评述高炮弹药复合控制引信的研究现状,并对高炮弹药引信的设计与性能验证方法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后续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龙 毅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19

      Abstract:

      针对机场行李分拣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提出基于运筹学排队论理论,对行李分拣AMR系统的分拣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一套简化可行的M/G/s模型。通过借鉴国内外M/G/s近似扩散算法模型,加入了排队机、充放电效率等关键影响参数,根据机场行李系统的特殊性需求建立了近似求解算法模型,对行李分拣AMR系统的AMR配置数量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的计算结果与Flexsim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作为行李分拣AMR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数量评估方法,对行李分拣AMR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 蔡营盈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20

      Abstract: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方法(traditional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tAPF)极易出现局部极小值而导致编队目标不可达和避障轨迹出现大幅震荡的问题,提出基于向心力启发的多层次无人机编队避障方法。将障碍物的影响范围分为普通避障区和强制避障区,无人机实时分析所处区域,并按对应区域调整避障算法,实现编队整体灵活避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避障策略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提供了一种思路。

    • 尹 涛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21

      Abstract:

      针对无人机蜂群作战体系化、智能化、低成本、网络化作战的特点,对无人机自组网、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作战任务进行分析。从美国无人机蜂群作战发展的背景以及该理念的先进性2方面分析无人机蜂群作战实现的必要性;深入分析美军多个重要蜂群项目,阐述无人机蜂群当前发展现状;结合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无人机蜂群作战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无人平台使用、载荷搭配和作战规划等提供支撑。

    • 谢 敏

      2025,44(03), DOI: 10.7690/bgzdh.2025.03.022

      Abstract:

      针对输电线路上螺栓的机器人定位问题,提出基于多元融合的输电线路螺栓边缘和位姿检测算法。对螺栓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Canny模块进行边缘检测,进行连通域分析去噪,通过Graham扫描模块提取出完整螺栓轮廓。通过大量实验将该算法与其他检测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其他4种算法,该算法能更好地检测出输电线路设备中的螺栓轮廓,在螺栓背景对比度较低时,依然能保持良好优势,并能根据其位姿检测算法进行机械臂定位。

    全选
    显示模式: |
    •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多任务融合电池退化过程预测

      郑欣磊, 梁桐嘉, 张志鹏

      Abstract:

      随着火炮装备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加速,锂电池作为关键能量供应源之一,其可靠性大大影响装备的作战效能。精准预测锂电的池健康状态已成为作战效能提升、系统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锂电池退化过程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多任务融合预测方法。该方法以电池容量和内阻为多任务预测目标,采用伪孪生架构对原始一维数据及经小波变换得到的二维数据进行多尺度下采样,捕捉潜在的长短期退化特征;再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融合下采样后的一维和二维时间序列信息,并输入CNN-GRU组合网络实现锂电池容量和内阻退化轨迹的联合预测,有效克服了数据单一性问题,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公开数据集 CALCE上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0269,通过迁移学习将模型在采集的火炮电池循环数据上进行工程验证,RMSE值为0.0800。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电池退化过程的预测精度,为推理训练一体化及自学习过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为提升火炮装备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 1
    • 基于遗传-贪心算法的两栖突击编队波次筹划模型研究

      尚雅薇

      Abstract:

      针对两栖突击编队波次投送筹划中多约束强耦合导致的求解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次分配-装载分配”双层规划模型的投送方案筹划方法。分析两栖突击编队波次投送方案筹划问题特点,厘清筹划需求;建立筹划总体模型,基于双层规划思路,分别建立波次分配模型和装载分配模型;针对上层波次分配模型,改进应用遗传算法,提出引导变异算子,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针对下层装载分配模型,设计启发策略,提高贪心算法求解效率;最终形成两栖突击编队波次投送方案筹划完整方法。结合两栖突击编队投送典型场景,采用AnyLogic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规划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结果具有合理性,对两栖突击编队波次投送决策有参考意义。

      • 1
    • 地形特征对助力外骨骼关节力矩的影响研究

      夏广文, 刘 放, 代 宇, 武海霞

      Abstract:

      为使助力外骨骼在不同地形中达到良好的助力效果,本文对不同地形特征如何影响助力外骨骼关节力矩变化规律展开研究。首先,利用光学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搭建人体数据采集实验平台以获取人体负重45kg在不同地形下运动的步态数据;然后,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助力外骨骼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助力外骨骼负重45kg在多种地形下运动时各关节力矩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为外骨骼在多种地形中的驱动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1
    • 基于全卷积动态差分的航迹融合

      贺基贤, 宋光磊, 彭锐晖, 孙殿星, 杨雪婷

      Abstract:

      随着现代多传感器跟踪技术的发展,航迹融合在飞行目标跟踪、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航迹融合方法在处理复杂、动态的目标和多源信息时常面临准确性、鲁棒性及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针对多雷达协同系统中的航迹融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动态差分的航迹融合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全卷积网络(FCN)和动态差分机制,全卷积网络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输入数据,动态差分机制则通过实时计算传感器数据的差异性来动态调整融合策略,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由于静态模型导致的不足。实验表明,在多雷达系统环境下,使用该方法进行航迹融合的精度显著优于传统融合方法,且在复杂噪声环境下,系统能够维持较高的实时性和处理能力。

      • 1
    • 基于最小凸包法的兵棋推演态势评估与可视化研究

      魏龙龙, 董志明, 刘朝锋

      Abstract:

      针对兵棋推演中传统态势评估方法依赖人工分析、难以动态量化战场力量对比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凸包法的实时态势评估与可视化框架。通过提取红蓝双方兵力部署的二维坐标点集,利用Andrew算法构造最小凸包,结合Shoelace公式计算控制区域面积,实现战场态势的实时量化分析。实验基于公开兵棋推演数据,结果表明:红方控制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稳定保持→下降→后期轻微下降”四阶段演变特征,蓝方则表现为多峰波动趋势;通过态势图可视化,双方控制区域的重叠面积变化可直观揭示战斗强度演变。该方法为军事人员提供了动态、直观的决策支持工具。

      • 1
    • 基于标准差椭圆的兵棋推演态势动态分析

      魏龙龙, 董志明, 常继红

      Abstract:

      针对兵棋推演中战场态势实体激增导致的重心识别、分布方向判断及控制区域评估难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加权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量化部队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标准差椭圆中心能够精准表征部队态势重心及其移动模式,椭圆中心间距变化与交战强度呈现显著关联;椭圆半长短轴与扁率可解析兵力分布形态,扁率越小表明部队方向性越强,扁率趋近圆形则反映分布均匀性特征;椭圆长轴方向与部队行动方向正相关,有效指示战术展开趋势;椭圆面积动态变化可排除异常棋子干扰,客观表征核心控制区域演化规律。该方法通过几何参数融合空间分布、方向特征及控制范围的多维信息,为兵棋推演提供了抗干扰性强、可解释度高的态势评估框架,对提升战场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具有实践价值。

      • 1
    • 微型攻角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唐亮, 黄伟豪, 叶继果, 邓心如

      Abstract:

      微型攻角传感器安装于模型内部,用于风洞试验中测量模型俯仰角,采用一体化电路设计,将姿态角传感组件、采集处理单元等元器件集成于传感器内部,提升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使用温度补偿、多级误差修正方法进行数据修正,同时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角度的基础上,融合了振动传感器数据,增加了设备的抗振动能力并提升了传感器数据精度。在风洞试验中,通过天平X元测值与俯仰角的关系,对攻角传感器测值和天平信号进行了同步修正,结果表明,俯仰角数据精准可靠,同步效果满足试验要求。

      • 1
    • 时敏目标杀伤链评价优选策略

      高超超, 樊延平, 黄书见, 周贺阳

      Abstract:

      着眼解决时敏目标杀伤链评价优选难题,首先阐述了时敏目标杀伤链的基本概念,明确其5个基本作战环节,建立了杀伤链结构模型;然后从闭合时间、毁伤指数、打击成本等3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智能出行平台最优路线推荐的服务理念,探索提出了4种动态优选目标杀伤链的策略,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思路与方法;最后设计典型作战场景展开实例分析,数据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1
    • 传声器面阵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化设计

      周洁, 郭辉辉, 高杨, 陈瑶

      Abstract:

      在风洞实验中为了准确获得模型表面的脉动压力分布,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需与传声器阵列集成,受模型体积的限制,研发多通道、微型化的数采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制了一款128通道的集成化数据采集(DAQ)系统,采用PCB叠层设计和高性能小体积的数据处理单元,优化了多通道结构,避免了以往因并联多块核心板而导致的体积过大的问题,实现了DAQ系统的集成化、微型化,结果表明,设计的DAQ系统尺寸为18 cm×12 cm;采用FPGA芯片控制16片AD7606芯片串行通信实现了128通道的同步采集,并将采集信号上传到以LabVIEW设计的千兆以太网解析程序和多通道同步采集程序中,实现了波形的实时显示及数据储存,实验结果表明,DAQ系统可以实现微弱信号的采集,每通道采样率达110 KSPS,且每通道的采样相对误差小于0.18%。

      • 1
    全选
    显示方式: |
      武器装备智能化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1

      Abstract:

      为提升坦克炮杀爆弹的作战能力,设计用于可编程引信杀爆弹的长管电底火。针对抗静电性能、通电安 全性、击发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进行结构设计,解决电底火漏烟密闭性、环电极的强度、发火件桥丝焊接质量及 发火可靠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保证长管电底火对杀爆弹装定击发电压的有效执行,满足火炮发射指令的 要求。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2

      Abstract:

      为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自动化装箱线数字孪生模型。按照物理装箱及其工艺流程、 虚拟装箱线3 维模型构建、孪生数据的顺序,对装箱线数字孪生所需要的具体模型,以及孪生数据采集位置和内容、 对物理装箱线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方式、数据向虚拟装箱线模型发送与解析等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并对数字孪生模型 在实际装箱线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总结分析。该方法能实现对实体装箱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 果对现有的装箱线进行修正与优化。

    • 2024,43(07), DOI: 10.7690/bgzdh.2024.07.003

      Abstract:

      为帮助某型航空装备飞行员排除干扰快速精准地锁定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坐标变换的某型装备成像 画面预测方法。将其同仿真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功能相结合开发了一套预测系统,通过利用该套预测系统进行目标 成像画面预测,仿真输出结果可辅助飞行员排除干扰从而提升制导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填补了某型装备成像画面 预测方面的技术空白,具有实际意义与推广价值。

    • 2024,43(05), DOI: 10.7690/bgzdh.2024.05.001

      Abstract:

      为提高2 m 量级高速风洞的试验效率和试验能力,对测量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采用更换信号调理器、 风洞驻室电源改造、信号电缆改进、软件的通用化改进等手段,构建规范的测压试验平台,分析测量系统的现状和 规范化改进。结果表明:对测量系统进行改造与升级,为推动2 m 量级高速风洞试验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发展提供 了保障。

    • 2024,43(05), DOI: 10.7690/bgzdh.2024.05.002

      Abstract:

      针对异构装备协同完成任务时需要统一规范的装备体系描述,基于装备体系的应用目的提出面向任务完 成的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的语义实现架构和方法。从装备体系“面向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出发,提出任务模型 作为装备体系语义描述范式及其框架与构成;提出一种任务模型描述框架的原型实现方法,包括任务模型原型本体 实现与动态控制机制,规范化描述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过程。兵棋推演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任务模型具备描述 框架的可行性。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1

      Abstract:

      为准确评估炮管内壁的清理情况,采用YOLOv5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机器视觉对清理后的155 mm 口径炮 管内壁的污渍进行实时检测。考虑到污渍主要分为油污与残留的铜渍2 种,在检测任务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别对 污渍进行种类识别、定位以及对污渍面积判定;利用图像像素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基于单目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 像,采用改进并训练后的YOLOv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识别工具对炮管内壁进行实时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该检测系统能较好地完成目标检测任务,对目标定位误差控制在5 cm 内,满足炮管内壁自动清理中的内壁污渍定位 要求。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2

      Abstract:

      针对动态武器目标分配(dynamic weapon target assignment,DWTA)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进化算法和局部 搜索算法的文化基因算法(memetic algorithm,MA)。以最大化目标毁伤为目标,建立考虑能力约束、策略约束、资 源约束、拦截可行性约束条件下的DWTA 模型;引入虚拟排列进行编码以满足拦截可行性要求,设计将排列转化为 实际分配方案的构造方法,给出算法运行过程中对随机事件的处理方法。通过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MA-GLS(memetic algorithm global local search)求解不同测试实例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MA 算法具有寻优速度快、 优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3

      Abstract:

      针对多管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存在变负载、强耦合和不确定性扰动等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型小波 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简化电流环节得到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嵌入自抗扰控制器中进行参数整定,利用分层调整学习速率的方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得 到WNN-ADRC,采用WNN-ADRC 控制火箭炮伺服系统,实现对非线性特性的精准估计和补偿。数值仿真结果表 明:相对于传统的自抗扰控制器,WNN-ADRC 能改善伺服系统的静态响应和动态性能,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 度高的优点。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4

      Abstract:

      针对传统军检技术存在质量监督方式落后的问题,就军事代表在产品设计阶段如何开展基于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的数字化军检业务进行分析。梳理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出物和相应的军检点,并对军检内容、军检方 式和军检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设计阶段开展基于MBD 的数字化军检技术,可提升军事代表对装备质 量的监督能力,适应基于MBD 的装备研制体系,是未来军检技术的发展方向。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5

      Abstract:

      为掌握PBT/A3 粘结剂体系对含铝炸药爆炸能量的影响特性,以PBT/A3 粘结剂体系为研究对象,复合 RDX 和Al 粉设计PBT/A3 基RDX 含铝炸药配方。测试炸药复合体系密度、爆速、爆热等性能,并与相同条件HTPB 基RDX 含铝炸药进行对比,探讨PBT/A3 粘结剂对炸药密度及爆炸本征能量爆速和爆热影响;开展PBT/A3 基含铝 炸药冲击波超压性能测试,对其近/远场冲击波能量释放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较于HTPB 基RDX 含铝炸药,PBT/A3 粘结剂对复合体系装药密度提升9.1%,爆速和爆热分别提升1.45%和11.47%,能量密度提升较 为明显;PBT/A3 基炸药近场超压当量为1.6 倍,远场超压当量为1.69 倍,PBT/A3 含能粘结剂体系的引入改善了复 合体系氧平衡,有利于Al 粉充分燃烧提高其远场能量释放。

    • 2024,43(04), DOI: 10.7690/bgzdh.2024.04.006

      Abstract: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现代战争的需求,以提高装备作战效能为目标,构建一种基于认知测试性设计(design for cognitive testability,DFCT)的装备保障大数据建设理念。注重“信息”在装备保障中的作用,认知测试性扩展传 统测试性内涵。为评估认知测试性设计的水平,提出以信息获取性能、故障诊断性能、预判决策性能为主的评价指 标体系,并阐述其具体含义。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为装备保障数据库的建立提供设计支撑。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1

      Abstract:

      针对反装甲导弹面临的复杂战场环境、多样化作战目标和复杂干扰环境,分析其抗干扰能力和关键技术 需求。分析反装甲导弹导引头面临的干扰威胁、抗干扰特点和不足,以科学高效提升反装甲导弹导引头抗干扰能力 为目标,给出相关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提升反装甲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提供参考。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2

      Abstract:

      为科学有效地评估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综合评 价法建立评估模型。根据AHP 确定方案评估指标体系,首层分为飞机基本性能、武器系统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综 合保障能力4 个主要影响因素,第2 层划分为12 个影响指标,并计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获得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的最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对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评估提供一种科学实用、 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3

      Abstract:

      为提高雷达侦察能力,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与水面舰艇协同运用该技术进行研究。 分析实际使用中,舰载雷达侦察设备作战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作战需求,提出区域补充侦察、定点增程 侦察和高威胁强化侦察3 种舰载无人机使用策略;讨论水面舰艇与无人机协同雷达侦察的关键技术。仿真结果表明: 协同作战能提高水面舰艇雷达侦察能力,对侦察具有积极意义。

    • 2024,43(03), DOI: 10.7690/bgzdh.2024.03.004

      Abstract:

      针对当前装备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预测精度较低、数据不够全面、虚实交互不充分等问题,利用SWOT 方法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装备质量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 类战略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所有战略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构建战略强度坐标系,通过其重心所处的象限确定SO 机会型战略; 从5 方面对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当前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1

      Abstract:

      为直观地判断火炮身管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预测方法。根据靶场身管参数试验数 据分析火炮身管内径、药室长、弯曲度随射弹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火炮身管磨损量与 射弹数的关系式;对某型火炮身管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火炮身管寿命且算法简 单,便于推广使用,可为火炮射击、退役报废等提供重要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2

      Abstract:

      针对某航炮对最大炮口初速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提高最大炮口初速为优化设计目标,对弧厚和发射药药 量进行优化设计。选用具有操作简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强等优点的鲸鱼算法,将鲸鱼算法与该炮内弹道数学模 型相结合,对内弹道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效果较好,最大炮口初速得到了有效提升,所采用的鲸 鱼算法与内弹道相结合是可行的,为后续其他类型火炮内弹道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3

      Abstract: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的需要,优化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探讨4D 打印技术在全寿命周期维 修保障中的应用。将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提前至论证决策阶段,并贯穿全寿命周期,分析4D 打印技术原理, 梳理维修保障的关键问题,以期拓展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舰炮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思路。结果表明,4D 打印技术 为相关研制部门和一线作战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 2024,43(02), DOI: 10.7690/bgzdh.2024.02.005

      Abstract: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 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 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干扰信号的检波信号由低到高变化的时间差值,降低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缩短 了测试时间。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情况下,该改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1

      Abstract:

      为分析迟发火故障对于外能源自动机造成的危害,建立该自动机闭锁击发时的3 维模型。针对不同开闩 时机,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建立某自动机炮闩机构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采用显式时间积分方法仿真模拟击发 过程,分析自动机迟发火状态下主要部件的应力和失效情况,获得膛压作用下危险截面的应力变化和弹壳破坏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闭锁齿齿根处与接触面发生破坏,弹壳底部发生断裂,不同延迟时间下自动机损伤程度不同,迟发 火故障损伤分析与试验结果一致,可为迟发火保险机构设计提供依据。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2

      Abstract:

      针对链式回转弹仓的链式回转结构存在多边形效应比较突出的问题,设计一种立式弹丸回转机构的自动 弹仓。采用多个链节对应一个储弹筒的方式,减小输送链所用链节的节距,进而减小回转弹仓的多边形效应及动载 荷,提高弹丸传送的平稳性和准确性;在低速转动和高速转动2 种不同情况下,对立式弹丸回转弹仓传送一发弹丸 的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弹丸横向运动误差小,纵向跳动量小,满足运动平稳、传输可靠的要求。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3

      Abstract:

      为提升我国两栖攻击舰远程攻击能力,对国外舰机适配性进行分析。分析国外短距/垂直起降飞机 (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SVTOL)的技术现状,从舰船总体设计角度开展舰机适配性分析并提出关键技术, 结合美国、日本、意大利的大型两栖舰船具体分析舰载机上舰的改装工程。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国内相关领域科 研生产提供参考。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4

      Abstract:

      为满足作战实际需要,在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提出?算法和振荡值理论作为约束条件构建 数学模型,以建立多阵地、多方向突击水面舰艇行动中导弹间建立时间、空间上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计 算收敛速度快,能有效解决联合行动中导弹航路规划问题。

    • 2023,42(12), DOI: 10.7690/bgzdh.2023.12.005

      Abstract:

      废旧弹药销毁对于消除爆炸事故隐患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建施工建设中发现的各种废旧弹药爆破销毁 安全需求,运用聚能装药对带壳装药的冲击引爆原理,设计一种小型聚能销毁装置。综合尺寸、威力和野外适应性 要求,优化确定销毁装置结构参数,并进行静穿甲和冲击引爆模拟弹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销毁装置冲击引爆 能力强,对常见废旧弹药引爆可靠性高,便于设置和使用,可为类似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1

      Abstract:

      针对当前在役考核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综合评估方法。构建在役 考核概念模型,阐述其基本内涵及评估指标;构建在役综合能力评价矩阵,利用直觉梯形模糊数将语言评价矩阵转 换为标准评估矩阵;利用AHP 与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采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装备在役综合能 力评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备在役考核综合能力评估应用中合理有效。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2

      Abstract:

      针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面临的网络空间威胁日益凸显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从近几年空袭案例来看, “网电攻击”比火力上的硬杀伤更容易突破地面防空体系,其作战隐蔽性更强;分析系统网络安全脆弱性和短板弱 项。结果表明,该分析对于地面防空体系应对网络空间威胁及开展应对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2023,42(11), DOI: 10.7690/bgzdh.2023.11.003

      Abstract:

      为改善扭转导引的动力学性能,提高无链供弹系统的稳定性,对某供输弹系统的刚性大角度扭转导引进 行分析与改进。通过分析扭转导引的结构及现有问题,改进扭转导引的固定轴线和扭转角随轴线的变化规律,并建 立扭转导引的3 维模型,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扭转导引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分析其在300 发/min 射频下 的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弹在改进后的扭转导引中的运动更稳定顺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1

      Abstract:

      针对坦克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校正后,对一些空中目标射击时射程较近而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一问题,利用真空中外弹道方程式,推导出高射机枪对空中目标射击时射击斜距离与枪目高低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上校正后在不同枪目高低角下射击时的斜距离,并以此分析高射机枪在500 m距离上校正后对空射击时的不足,提出一般情况下采取700 m距离校正及当主要射击敌直升机时采取800 m距离校正的观点。实弹射击结果表明:该校正距离能明显提高坦克高射机枪对空射击命中概率,充分发挥其对空射击效能。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2

      Abstract:

      针对相同速度下不同着角对于侵彻爆炸坑半径的影响,分析空地导弹着角与机场跑道毁伤弹坑半径之间的关系。对空地导弹侵彻段深度及爆炸坑半径进行预期,讨论着角对侵彻深度带来的影响,结合经验公式给出着角与爆炸坑之间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该分析能更好地体现单一影响因素在侵彻段对于毁伤效果的影响,为下一步作战筹划提供参考。

    • 2023,42(10), DOI: 10.7690/bgzdh.2023.10.003

      Abstract:

      针对某型雷达控制机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维修任务较为繁重、测试手段落后、操作方法复杂、程序繁多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反向模块欧洲卡(versa module eurocard,VME)总线的某型雷达控制机测试系统。硬件部分基于VME总线集成主控计算机板等4类板卡实现信号模拟、数据采集、信息交换等功能,软件部分完成了自动测试、数据管理和故障分析等测试功能。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稳定地对某型装备各批次雷达控制机进行检测、调试和故障诊断,检测覆盖面广、操作简单,缩短了故障检测和装备维修时间,有效提高了应急抢修能力。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1

      Abstract:

      为满足操作手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及其搭载任务载荷操作的模拟训练需求,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模拟训练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由飞行模拟计算机系统、便携式操控终端模拟器和教官导控台构成,提出基于系留线缆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空气动力学、飞行场景、想定战场环境及场景目标等模拟仿真模型。从系统架构优化、通信链路协议、实装设备原位替代等方面进行设计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完整、安全性好,配置精简、灵活、方便,成本低,适用于野战训练。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2

      Abstract:

      针对自动装弹器功能需求层次模糊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装备的质量特性提出一种性能指标体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方法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通过ISM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得到层次递阶模型图及模糊重要度的层级顺序;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最关键的3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得出其重要度次序;结合ISM方法和AHP得到2个结果;得出自动装弹器关键性能指标重要度的次序及整体指标的层次结构。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为自动装弹器的研制、改进提出一种新思路。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3

      Abstract:

      针对小口径旋转导弹特点,提出地磁辅助MEMS惯组的组合导航算法设计方案。给出MEMS惯性器件和地磁传感器的误差数学模型,简述三轴地磁定姿解算原理,在设计的飞行轨迹上进行MEMS惯性导航仿真和MEMS惯组/地磁组合导航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地磁辅助的MEMS惯性导航的姿态角误差和位置误差减小明显,可以满足旋转导弹的使用要求。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4

      Abstract:

      为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有效射击,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及时且准确地进行目标标定,计算出较为准确的运动诸元,即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从而计算出提前时间阻击点位置坐标和实有阻击点放的时间,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射击;结合实例有效地验证了最小二乘法计算运动诸元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提出运动目标射击软件设计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5

      Abstract:

      针对底火处理技术需求,通过研究底火工作原理以及报废底火处理方式,分析判断水下底火处理技术可行性,并结合柔性制造技术与水下底火处理技术应用特点,分析柔性技术在底火水下击发设备研制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方式。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可提出柔性水下底火击发设备研制方案。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6

      Abstract:

      针对基于集成产品研发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team,IPT)群的并行开发管理模式分析其在开发过程中怎样兼顾任务与费用。在对装备系统开发过程中,制定关联任务分解原则,建立任务分解模型,并将任务与费用资源在不同IPT间进行优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提高装备系统开发的效费比和管理水平。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7

      Abstract:

      针对车载雷达调平时,雷达调平误差和系统标定误差引起的雷达角度误差而影响车载雷达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误差修正算法。通过设计的转角接口盒装置测出的雷达调平引起的角度误差,实现了车载雷达方位标定误差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载雷达定位精度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8

      Abstract:

      针对防空兵配属电子防空力量后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需求,分析防空兵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问题。分析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的概念、内涵、特点,提出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的5条原则及原则运用要领。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防空兵开展电子防空和火力防空结合作战运用提供参考。

    • 2023,42(09), DOI: 10.7690/bgzdh.2023.09.009

      Abstract:

      针对单一隶属度函数会发生隶属度突变问题,提出基于优化组合隶属函数的方法。利用各种隶属函数的评价信息,对多种单一隶属函数的评价信息进行优化组合;以某型火箭炮的作战效能评估需求作为研究背景,建立效能底层指标体系,并运用优化组合隶属函数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实现对火箭炮作战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23,42(08), DOI: 10.7690/bgzdh.2023.08.001

      Abstract:

      为实现遮蔽顶的精确标识及判定,对遮蔽顶标识和判定方法进行说明和对比分析。提出某型弹种的计算示例,证明利用最低测地射角判别和基于全层弹道高判定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给出2种方法的使用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对遮蔽顶判定的手工作业和软件设计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 2023,42(08), DOI: 10.7690/bgzdh.2023.08.002

      Abstract:

      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报废炮弹分解拆卸技术案例以及我军报废弹药分解拆卸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报废炮弹分解拆卸技术向多品种和小批量、深度拆解和精细化选分、柔性化和智能化以及机控本安化转变。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今后报废弹药分解拆卸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1

      Abstract:

      针对当前天基信息支援装备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等能力弱的现实问题,对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梳理装备在役考核数据分类与特点,分析在役考核数据采集管理现状;结合当前试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及大数据技术对平台架构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平台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有助于提升试验鉴定部门在役考核数据管理应用能力,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不断推动装备建设发展。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2

      Abstract:

      针对装备质量评价工作涉及的因子赋权以及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时存在合理的“信息缺失”等问题,采用诱导有序加权证据推理(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evidential reasoning,IOWER)方法进行装备使用质量评价。分析多策略的合成赋权方法,介绍混合赋权策略,利用Matlab实现求解;分析不完全信息下基于证据推理的装备使用质量综合评价,并对某炮兵营装备的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IOWER方法有利于得出更准确的评价结论。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3

      Abstract:

      为应对现代战争智能化的新挑战、赢得空中作战优势,在空战模拟训练中进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应用研究。将空战中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作为切入点,阐述空战模拟训练中智能算法的优势及适用性;立足当前空战模拟训练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空战模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能对空战模拟训练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带来启发。

    • 2023,42(07), DOI: 10.7690/bgzdh.2023.07.004

      Abstract:

      为提高某型火炮协调器在复杂运动工况下的控制精度,以协调器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滑模控制可使系统遵循所设计的滑模动态面状态轨迹,实现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增加自适应策略可防止系统因滑模切换增益过大而失效;在此基础上增加扰动观测器进行前馈补偿,能减小系统参数变化和未知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减少抖振,有效提高控制性能。联合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 2023,42(06), DOI: 10.7690/bgzdh.2023.06.001

      Abstract:

      为解决作战需要到装备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模糊、约束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作战任务结构建模与仿真。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为理论基础,结合体系架构建模工具,以某岛夺取与控制场景为例,构建作战体系结构模型,推演了作战要素及其之间的运行策略,并通过STK仿真进行演示与验证评估。结果表明:基于DoDAF的体系结构设计能够显性化地呈现作战体系的逻辑,更清晰地描述作战场景下的需求,为后续装备需求提供决策参考。

    • 2023,42(06), DOI: 10.7690/bgzdh.2023.06.002

      Abstract:

      为对航母航空弹药保障能力进行优化,提升舰载机出动架次率及航母作战能力,将可拓学相关理论引入弹药保障优化的研究中。运用基元理论和分解、相关等可拓分析方法,对航母航空弹药转运作业的流程进行分析,逐个流程找出影响其转运作业时间的关键因素;用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策略生成方法及相容度函数,寻求航空弹药转运作业流程优化的有效途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新颖,思路独特,可靠性较高,实用性较强,可为我国航母弹药贮运系统的设计、优化及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 2023,42(05), DOI: 10.7690/bgzdh.2023.05.001

      Abstract:

      为提升天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作战人员对信息的使用效率,对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并构建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的服务框架。研究讨论服务信息形式化表达、信息匹配、信息分发和个性化推荐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天基信息精准服务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 2023,42(05), DOI: 10.7690/bgzdh.2023.05.002

      Abstract:

      针对电击非致命武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目前急需构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的需求。对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进行层级分解,以装备结构为基础进一步明确装备技术需求,通过基于技术分解结构方法(technology breakdown structure,TBS)技术要素得到的装备技术体系方案,依据装备技术项目阶段划分与技术要素成熟度的关系,结合技术要素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描绘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1

      Abstract:

      为提高枪弹发射时的弹头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基于ISIGHT软件的弹头发射强度可靠性仿真方法。应用Python语言建立基于ABAQUS软件的枪弹弹头发射强度参数化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基于方差降低技术的Monte Carlo描述采样方法产生各影响因素随机量,通过ISIGHT软件集成ABAQUS软件,完成多组随机工况下弹头发射强度的参数化驱动循环仿真;结合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完成弹头发射强度的可靠性评估。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有效性,为枪弹弹头结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2

      Abstract:

      针对工程保障任务层级界定不明确、任务分解缺乏综合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基于能力的工程保障任务分析方法,对工程保障任务分解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多层级工程保障任务体系,给出了综合考虑任务粒度、关联度、任务均衡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以某破障行动为例,验证了任务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够为指挥人员准确理解上级意图、高效指挥工程保障行动提供支撑。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3

      Abstract:

      针对舰载火箭炮在发射过程中会受到风浪以及自身扰动的影响而导致射击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RBF神经网络滑模-模糊PID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来削弱滑模的抖振,在误差较小时提高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利用模糊规则对PID参数进行调整,在误差较大时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可使舰载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提高系统性能。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4

      Abstract:

      根据航空兵任务规划系统的功能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任务规划系统数据库的管理架构。利用元数据和面向对象建模等技术,设计一种任务规划系统数据库软件的功能模块和管理流程的建设方案。结果表明:该架构可满足航空兵任务规划系统对大数据存储和规划多机种作战方案的功能需求。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5

      Abstract:

      针对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技术军事应用的现状,介绍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军事应用进行分析。将关键词识别技术应用于军事场景中,介绍目前主流的几种关键词识别模型,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结果表明,该分析能为语音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军事装备提供参考。

    • 2023,42(04), DOI: 10.7690/bgzdh.2023.04.006

      Abstract:

      为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一种雷达频综组件的测试系统。基于PXI总线进行设计,共有3类组件和1个电源模块,组件的驱动程序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实现了参数测量、数据采集、故障诊断等功能,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直观、便捷,测量误差小于2%、准确率大于99.2%、耗时缩短68.75%,能极大地提升能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满足雷达频综组合的测试需求。

    • 2023,42(03), DOI: 10.7690/bgzdh.2023.03.001

      Abstract:

      为进一步推动效能评估的应用,对3 类主要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基于神经网络的效能评估方 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基于模糊神经网络、BP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评估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基 于小样本深度学习的效能评估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该方法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2023,42(03), DOI: 10.7690/bgzdh.2023.03.002

      Abstract:

      针对火炮射击时炮口压力大而导致的振动问题,设计4 种不同结构的膛口装置。通过将火药燃气引入装 置内进行膨胀再排出的方式降低装置周围的压力,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安装不同装置的膛口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 对比无装置时炮口周围压力的下降程度来判定各装置的效果,并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对不同装置的降压效果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与无装置时相比,安装膛口装置后炮口周围压力明显降低,对该装置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1

      Abstract:

      为满足不同任务环境下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评估高效快捷的要求,设计一种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分 析评估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硬件和性能评估软件组成,硬件负责采集存储目标探测数据、装备工作数据和ADS-B 数据以及区域大气环境数据等多源数据,软件负责多源数据管理以及时空统一、航迹内插、目标关联、误差分析等 数据融合处理。通过系统运行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实施简单,可完成对空情报雷达探测性能的客观 量化与分析评估。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2

      Abstract:

      为改善单兵装备人机工效领域知识共享困难、利用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一致性检验”与“语料评 价”的骨架法应用策略。构建单兵装备人机工效领域知识本体,对本体网络进行质量评估与优化;搭建基于“半指 针-半标注”抽取思路的联合抽取模型,进行领域知识文本中重叠三元组的自动化信息抽取,F1-score 达到0.82;基 于Neo4j 构建单兵装备人机工效知识图谱,对图谱的应用方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以主客观评价结合的骨架法应 用策略能够提高知识本体构建效率,达到较好的语料数据覆盖效果;单兵装备人机工效知识图谱能为领域知识的共 享与重用提供数据支撑与技术手段。

    • 2023,42(02), DOI: 10.7690/bgzdh.2023.02.003

      Abstract:

      针对某型自行加榴炮操作训练弹使用时出现的高角掉弹问题,提出改进后的一种新型操作训练弹设计方 案。从可能导致卡弹力降低、产生输弹阻力等因素对比进行卡弹可靠性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采用分体式弹体 设计、增加滑块锁紧机构、改变导带材料等措施,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操作训练弹操 作更加方便简单,退弹效率和操作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1

      Abstract:

      针对舰炮对海远程虚拟校射时因弹着水柱超出跟踪雷达的作用距离而导致无法进行虚拟校射的问题,提 出一种基于固定虚拟点的对海远程虚拟校射方法。确定发射舰位和虚拟点的经纬度坐标;测量弹着水柱位置、计算 水柱的经纬度坐标;计算弹着水柱相对虚拟点的偏差量。仿真结果表明:按所建模型先对虚拟点试射,再对海上远 距离目标射击,射击精度提高明显。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2

      Abstract:

      为加快我军“真实-虚拟-构造”(live-virtual-constructive, LVC)训练体系建设,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用以 总结美军LVC 训练体系建设发展经验,并深入分析LVC 训练综合环境构建、关键技术及我军LVC 训练体系建设面 临的挑战。结果表明:LVC 训练是引领当前军事训练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实战化能力的关键举措,我军应借 鉴美军先进经验,加快推进LVC 训练体系建设。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3

      Abstract:

      针对空中加油因场景光照变化、环境遮挡等情况造成的锥套目标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 种基于级联式Snappy-CenterNet 深度网络的锥套目标检测算法。在CenterNet 网络的基础上,以HourglassNet 为主 干网络,改进其bottleneck 结构并引入中心池化的方法,对整体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级联式的网络提升整体 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在多种复杂场景下对锥套目标的可靠检测,检测结果的精确率与召回率均 可达99%,位置精度与区域精度分别可达99%与96%,更新率可达33.68 Hz,满足空中加油近距视觉导航阶段对于 锥套识别的指标要求。

    • 2023,42(01), DOI: 10.7690/bgzdh.2023.01.004

      Abstract:

      为研究立姿无依托抵肩射击最优的枪托结构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射击精度的仿真与实验对比分 析方案。在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以枪托抵肩面倾斜角度、枪托刚度为设计优化变量,通过协同仿真获取膛 口跳角、内弹道随机散布对比曲线;将立靶散布R50 的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小于 15%。结果表明:采取6°软枪托时,射弹散布有明显的优化,该方案对优化人枪系统中枪械结构和人机工效设计具 有指导作用。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1

      Abstract:

      为提高我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对国外推进先进军工制造技术的战略举措进行研究。针对 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梳理分析欧美等军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形势下,积极推进先进 制造业、提升军工制造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及相关案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一 定的参考和借鉴。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2

      Abstract:

      针对坦克快速运动过程中火炮控制系统存在一系列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结合自适应控制智能优化自身参数的特点和鲁棒控制的稳定性特点,通过设计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定扰动项扰动观 测器加入到控制策略中,从而精确补偿扰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提升炮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 定性,有效提高坦克行进间的射击精度。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3

      Abstract:

      为解决复杂战场态势下影响舰载机对陆打击作战效能因素多、情况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 神经 网络学习算法的舰载机对陆打击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结合舰载机性能及战场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舰载机对陆 打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Matlab 工具进行动态评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能达到98.5%,验 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舰载机在战术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4

      Abstract:

      为解决火炮火控系统混合编写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程序所带来的显示系统设计复杂、开发难度大、维护 性差等问题,对显控终端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user application,UA)的设计进行分离,重点进行UA 的设计研究。 对火控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复杂界面进行分析,对多定义文件(definition file,DF)文件和多UA 进行分析和设计,给 出UA 设计流程。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实现UA 与座舱显示系统(cockpit display system,CDS)的动态交互, 达到火控系统用户界面和用户应用的分离。

    • 2022,41(12), DOI: 10.7690/bgzdh.2022.12.005

      Abstract:

      为实现透过玻璃精准狙击,采用经验法对弹丸穿透玻璃后的弹道偏斜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弹道偏差量 获取方法,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偏斜率、偏斜角计算公式,制定出使用狙击步枪透过玻璃射击弹道修正方法。结果 表明,该方法为巷战和反恐作战一枪毙敌、解救人质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1

      Abstract:

      针对传统导弹装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导弹武器装备系统管理需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某型导弹装备信息 化管理系统。根据导弹装备管理规定和装备管理业务流程,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对导弹装备信息化管理体系框架和 功能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某型导弹装备信息化集成管理,为提升装备精确 化管理与保障能力,提高导弹装备运用水平奠定基础。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2

      Abstract:

      针对现有末敏弹射击效能评估存在的不足,基于打击面目标,建立以毁伤目标数及弹药消耗量作为射击 效能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示例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末敏弹射击效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用于指控系 统、火控系统中使用末敏弹时的射击效能评估,满足指挥员弹药量化的决策需求,对新型弹药作战水平的提高具有 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3

      Abstract:

      针对指控系统遭到敌方实施的恶意干扰和系统内部产生互扰等问题,以炮兵指控系统为例,深入研究分 析指控系统中不同电磁干扰的特征和产生机理,进而针对不同类型干扰分析其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分析 能为解决指控系统效能的电磁干扰提供一定的参考。

    • 2022,41(11), DOI: 10.7690/bgzdh.2022.11.004

      Abstract:

      针对机场跑道超载运行的问题,对超载飞机的运行架次进行规划。对飞机荷载、道面承载能力和飞机运 行架次进行分析,依据超载使用准则构建机场跑道超载使用的整数规划模型并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规划可 解决多种机型在超载运行时的架次管理问题,保证跑道资源的合理使用。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1

      Abstract:

      针对舰面多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4-tiny 的舰面多目标检测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引 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通过混合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来关注舰面目标和 抑制背景特征,提高网络的抗背景干扰能力;针对目标尺度变化加入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spatial pyramid pooling, SPP)以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提高对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使用Mish 激活函数替代Leaky ReLU 激活函数以获 得更好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5 类舰面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为92.22%,接近YOLOv4 算法的96.48%,而检测 速度(frames per second,FPS)达到了42.5 帧/s,远高于YOLOv4 的18 帧/s;该算法能较好地平衡准确率和速度的关 系,可以对舰面目标进行实时检测。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2

      Abstract:

      针对穿甲弹侵彻时的性能问题,给出一种简易被帽设计方法。描述低速穿甲跳弹的基本因素,阐述简易 被帽结构的设计原理,介绍对倾斜穿甲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设置预分离截面大小,从而增大倾斜穿甲角度。采用 数值分析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倾斜穿甲时弹丸跳弹和保护弹体主体侵彻结构在碰击目标 时不破碎,提升了弹丸约10%的穿甲能力。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3

      Abstract: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 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 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 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火工品工作可靠性,节省研制成本, 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04

      Abstract:

      为推动军用动力外骨骼实战应用,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军用动力外骨骼项目进行分析综述。介绍人机耦 合、主动控制、机器驱动、能量供给以及新型材料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功能和应用现状,结合军事需求对未来可能利 于外骨骼系统发展的新型技术加以展望,根据实战需要阐述军用动力外骨骼3 种战场运用方式,展望其未来发展方 向。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我国军用动力外骨骼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2022水中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5

      Abstract:

      为提高水域垃圾清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设计一种集清理水面及水底垃圾于一体的多功能 水中机器人。该机器人装有能够控制开关舱门的垃圾收集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垃圾;搭配的五轴机械臂可完成水面 下垃圾的定点清理;设计有能够在纵轴和周轴方向转动的矢量推进器;并配备有传统锂电池系统和新型铝-水电池系 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水中的姿态更加平稳,可在不同水域下工作。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6

      Abstract:

      为解决小型水下机器人编队系统协调周期长、碰撞事故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领航者- 跟随编队形成方法。利用水下球形机器人平台的双目视觉系统通过点匹配算法实现机器人的3 维相对定位,将视觉 系统解算的控制量作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的输入量,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设置安全阈值以实现机器人的水下防碰撞 编队,开展2 个球形机器人的编队实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有效性。

    • 2022,41(10), DOI: 10.7690/bgzdh.2022.10.017

      Abstract:

      为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装备作战效能,对其进行分析。根据某型 UUV 装备的特点,结合ADC 和AHP 建立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矩阵模型,并开展UUV 装备作战效能定量评 估。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作为评估UUV 装备作战效能的参考,也可为后续UUV 装备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主管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兵工自动化》编辑部
主  编:黄荔
地  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二段7号
电  话:0816-2278175,2282073
标准刊号:ISSN 1006-1576
CN 51-1419/TP
欢迎关注 兵工自动化